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季漢大司馬> 樂浪霍氏(番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樂浪霍氏(番外) (1 / 4)

霍峻去世之後,霍弋在諸葛亮的幫扶下,封國遷於樂浪郡,全族五千多口遷居朝鮮。

初,樂浪郡有縣六,戶三千七百,口一萬八千人。霍氏遷居樂浪之後,戶籍人口突破兩萬多人。

與此同時,劉禪因擔憂霍氏受半島上的蠻夷的襲擾,准許羆虺軍士卒攜家眷隨行。在丁奉的帶領下,羆虺軍千餘戶甲士舉家追隨。

總計各項人口,樂浪郡在冊人口雖僅有三萬人左右,但在丁奉的領導下,組建起千人騎隊,專門保護樂浪郡縣,令三韓土著不敢輕犯。

在遷居初年,為了維持漢夷之間的和平,霍弋與三韓部落君長交好,簽訂貿易協議,雙方互利共贏。

隨著霍氏逐漸在樂浪郡扎穩腳跟,不少因戰亂逃到朝鮮南部的漢民,不斷在霍氏的感召下,逐漸至樂浪郡居住。

同時,因有大量中原人口遷入,樂浪郡農業、水利、紡織、冶煉技術大幅度上漲,加速了樂浪郡的繁榮。

水利上,在霍範親自的勘探下,霍弋帶郡國百姓開鑿河渠,引列水(大同江)灌溉朝鮮兩岸田畝數千頃。

農業上,樂浪郡看似處於遼東苦寒之地,但因有長白山的庇護,氣候較為適宜,可以種植水稻。故霍氏將稻、麥輪耕制推廣到樂浪郡中,以提高郡中農業產量。

紡織、冶煉上,因中原先進的技術被霍氏帶到樂浪,二者技術逐漸在樂浪郡傳播開來,提高了布匹、鐵器的產量。

有了技術的革新,樂浪諸縣得以大治,百姓漸漸富庶。

當蔣濟上位之後,霍範率兵遠征高句麗,犁庭掃穴,俘虜眾多,為樂浪郡帶回不少奴僕。

在此之下,霍弋順勢推行國兵制,免服士卒徭役、賦稅,奴隸為其耕作,國兵則專心征戰,軍備勢力大漲。

為了履行為漢鎮邊的職責,霍弋在劉禪的批准下,聯合帶方郡兵,由丁奉率兵南下,征討盤踞東海三國中實力最為強大的馬韓。

馬韓盤踞後世的漢江流域,其立國時間甚久,與最南端的弁韓有聯盟關係。

早期漢武帝在朝鮮半島上設漢四郡,但因土著反覆叛亂,昭帝時期不得已罷二郡,併入樂浪、玄菟二郡。

之後在兩漢衰弱時期,馬韓常入漢郡劫掠百姓,侵佔樂浪郡郡縣。

公孫氏、孫權治遼東時期,雖有收復部分郡縣,但樂浪郡早已不復昔日全盛時期疆域。

為了自我利益,以及為了自身鎮邊需求,霍氏都必須南征馬韓。

得聞漢軍南征,馬韓聯合弁韓出兵反抗,兵有萬餘人。

兩軍初次交手,丁奉率部大破。聯軍退守險峻,令丁奉不得進軍。

兩軍對峙數月,見不得難有進展,霍弋派人與馬韓王合談。最終以馬韓王交出漢民百戶為條件,結束了第一次南征。

漢軍回師之後,經多方討論,霍弋認為本質因樂浪、帶方兵少,不足以滅馬韓,遂專心發展自身,深入瞭解三韓內部動向。

與此同時,隨著遼東鮮卑的坐大,太史亨上表請求拆分三部。

霍弋抓住機會,與身在長安的霍範配合,希望能引鮮卑一部入樂浪郡。

得益於滕胤為相,劉禪批准了拆分慕容部,令慕容木延率部眾入樂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