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季漢大司馬> 南漢後續番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南漢後續番外 (1 / 4)

諸葛亮離任前,舉蔣琬、顧雍、司馬芝三人繼承其位,三人如若病逝,可拔費禕、杜恕、滕胤三人接任。

劉禪從善如流,在諸葛亮離任後,封蔣琬為左丞相,顧雍為右丞相治理國,司馬芝輔佐二人。

在蔣琬執政的五年時間裡,因自知才能不如諸葛亮,蔣琬未改舊策,依舊沿用諸葛亮的治國政策,與民休息,輕徭薄賦,穩定朝政,減少向外用武,為大漢積蓄國力。

期間因司馬芝、顧雍先後病逝,劉禪拔潘浚為右丞相,杜恕接替司馬芝御史大夫之位,以為輔佐蔣琬。

因蔣、潘兩人年歲甚大,難以事事躬親,則將不少權利下放與費禕、滕胤。

潘浚任職一年後病故,劉禪拜蔣濟為右丞相,負責處理軍國之事。

時蔣琬執政已有七年,因身體飽受疾病困擾,朝權逐漸交由蔣濟,費、滕二人為輔佐。

蔣濟在上位之後,因得益於諸葛亮、蔣琬、顧雍三任執政者的休養生息,大漢國力充裕。於是蔣濟將注意力集中在遼東崛起的高句麗上,欲發兵打擊高句麗。

為了打擊高句麗,蔣濟先命黃權為帥,率軍三萬征討。黃權初勝高句麗王位宮,斬俘萬餘人,欲乘勝追擊時.黃權不幸因疾病惡化,病逝在道中,漢軍不得已班師。

次年,蔣琬因病去世,劉禪擱置左丞相,蔣濟依舊任右丞相。

公元248年,為了解決高句麗,蔣濟任命霍範為帥,都督平、幽、冀三州及遼東鮮卑、烏桓二部兵馬,所統五萬人。

漢軍沿著黃權出征舊道,先後在沸流水、梁口兩度大敗高句麗軍,斬首高句麗軍一萬八千餘人,逼高麗王敗逃東沃沮避難。

因東北孤遠,霍範未有追擊位宮,而是率兵高句麗國都丸都山城,欲瓦解高句麗王的統治基礎。

圍城三月,霍範聲東擊西,於黑夜遣軍士翻越城郭,遂破其國都,俘高句麗男女數萬。

霍範橫掃高句麗,因不知位宮的行蹤,加上大雪封山,遂率大軍回師。

公元249年,位宮在沃沮部民的幫助下,在遼東遷都復辟,招降納叛意圖再度反叛。

蔣濟唯有再令霍範率平、幽二州精銳,都督鮮卑、烏桓騎卒,合計萬餘人遠征。

因霍氏封在樂浪,霍範頗知遼東地形,在得到扶餘國的引導下,霍範率兵跋山涉水遠征位宮。

在竹嶺,霍範大破高句麗軍,俘虜高句麗百姓數萬,位宮僥倖突圍,再度攜妻女親信北逃,以避漢軍兵鋒。

霍範乘勝追擊,於東沃沮再敗高句麗僕從軍,並將收留的位宮邑落攻破、清算,斬首四千餘級,俘男女萬餘人,犁庭掃穴,以此來警告東胡各部。

因不見位宮蹤跡,霍範率兵三千追擊千里,直達肅慎國(今俄羅斯濱海地區),方斬位宮首級而歸。

歸軍途中,霍範至東海旁(今海參崴)刻石記功,以宣漢室國威。

追論功績,劉禪拜蔣濟為丞相,封霍範為驃騎將軍,另有戰功者不記。且為了治理遼東諸胡,南漢在高句麗舊城設東海都護府。

時南漢有四都護府,漠北為瀚海都督府,漠南為朔方都護府,西域為西域都護府,遼東有東海都護府。

公元250年,劉禪廢年號建興,改元景耀。

同年,蔣濟在任病故,劉禪拜費禕為左丞相,滕胤為右丞相。

費禕雖有才能,但因南漢朝野太平,二十年來無兵亂,其執政多有鬆懈,多沉溺於權貴交道中。

滕胤因生性謹慎,反而事事躬親,依靠霍氏的人脈,在政績上多有建樹。但因不愛與費禕爭鬥,故而費、滕二人保持較為和睦的政治友誼。

在二人執政期間,在南漢解決遼東高句麗之後,東海都督府太史亨以遼東鮮卑勢大為由,請求將遼東鮮卑拆分。

劉禪垂詢諸人,霍範上疏言,可拆離鮮卑強大部落,將其遷至別地,當能避免遼東鮮卑強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