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琬苦笑了下,說道:“開國之初,我朝輕徭薄賦,且為遷關東士族入關中,許賜不少錢糧,以及免收賦稅。四十餘萬兵民,耗資日以萬計,今能有這般府庫,皆賴丞相治國有方。”
服徭役者,國家會承包口糧,而非自己出資。四十萬餘兵民,以每人每月兩石計算,加上牛馬食用,一個月需要支出百萬石。五個月下來,保守指出軍糧將是五百萬石上下。
且這僅是軍糧支出,那些衣物、甲兵、軍餉等其他物品,其支出的錢糧數目絕對不止這些。
劉禪拍了拍扶手,感慨說道:“天下安定已有四年,然府庫依舊不豐,治國不易啊!”
君臣間又聊了幾句話,霍峻姍姍來遲,在侍從的引領下,霍峻披甲趨步入殿。
劉禪見到霍峻,起身親迎以示尊重。
“相國,今軻比能下漠北,是否重調方略?”劉禪問道。
跪坐席上,霍峻挺腰直背,沉聲說道:“陛下,北擊鮮卑方略無需更改,今可按原計劃執行。”
“為何?”劉禪請教道。
霍峻以手沾水,在地板上簡單勾勒,說道:“陛下,原因有三。其一,漠北距邊郡有兩千餘里,其初降軻比能,我軍如若用兵,漠北胡騎難以徵召。”
“其二,軻比能遣子徵漠北,而今漠北降服。為治漠北,軻比能當會留兵漠北,故王庭兵馬暫少,且遠征兵馬來回奔波,部民疲憊,可而,乃利於我朝。”
說到這裡,滿寵提出問題,說道:“如軻比能今歲北遷王庭,那當如何是好?”
聞言,霍峻淡淡而笑,說道:“大漠南北氣候不同,冬季漠北,地氣寒涼,草場枯竭。而漠南,雖有大雪,但冬有草場。軻比能斷不會舍陰山,而遷王庭至漠北。”
遊牧民族的經濟基礎比農業民族更加脆弱,牛羊馬匹需要吃草,漠北環境惡劣,大部分僅有夏、秋草場,而無冬草場,故遊牧民族需為牛羊養秋膘。
在這種情況下,冬草場格外珍貴。漠北因環境問題,缺乏冬草場,而漠南有河套地區,具有冬草場。故歷代遊牧民族,王庭常夏季北遷漠北,冬季南遷漠南,屬於是飄忽不定。
今軻比能雖打下漠北,但絕不會在冬天遷王庭至漠北,大機率會在夏天北遷,以便於他治理漠北。
“如按相國判斷,今歲若不北擊鮮卑,則今後無戰機?”諸葛亮問道。
“然也!”
霍峻看向劉禪、諸葛亮,拱手說道:“其三,南人畏冬,軻比能多有知之。今歲冬季出兵,當能趁軻比能不備,直取漠南!”
“提前至今冬出兵?”
劉禪略有遲疑,問道:“春季不能用武?”
“不可!”
霍峻神情嚴肅,說道:“如之前所言,軻比能必在漠南過冬,如至春季,則恐王庭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