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軻比能顧忌南漢派兵突襲王庭,命其子暾偉則率部五萬騎遠征漠北。
漠北草原上,因柔然尚未崛起,屬於是鮮卑、匈奴各部並立。但即便如此,面對暾偉則的大軍,各部組建成聯軍,與之來往征戰。
但因漠南臨近中原,軻比能承襲漢法治軍,其部兵馬非漠北諸部所能阻擋。經數月奮鬥,漠北各部敗於暾偉則之手,紛紛臣服軻比能。
建興九年秋,軻比能吞併漠北,其治下疆域大漲,聲勢威震大漠。若經歷幾年治理安撫,軻比能實力將不下檀石槐,可出騎卒十餘萬。
九月,軻比能吞併漠北的訊息傳至長安,引起了大漢君臣的不小震動。因為在大漢君臣的預計裡,軻比能吞併漠北,至少花上不少時間,沒想到僅幾月就降服了漠北。
劉禪急招朝中高官入宮,商討是否繼續針對軻比能用兵。
大興宮內,劉禪臉上佈滿愁容,說道:“漠北諸部臣服軻比能,今鮮卑聲勢大漲,將如何是好?”
眾人交頭接耳,互相交流意見。
潘浚遲疑少許,說道:“陛下,軻比能本治漠南,今又據漠北,實力大漲,聲威大振。僅憑我朝當下兵馬、輜重,恐難以與軻比能久戰。今不如重調軍略,以守為先,精操兵馬。”
“丞相有何意見?”劉禪看向諸葛亮,問道。
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軻比能通漢法,以漢法治軍,以漢人耕作,募匠鍛兵,非等閒之輩。今若不擊鮮卑,待軻比能整合漠北,其將為我漢室之害。”
“丞相,大漠人煙絕跡,無路可尋。昔將軍李廣出塞,屢失道路,我朝立基吳楚,本以步、水為長。今與胡騎較長短,非明智之舉。”
潘浚苦勸說道:“今出十萬兵出塞,如擊漠南尚可,但若軻比能遷帳至漠北,我軍空耗糧輜爾,君不見高祖白登之圍乎?”
潘浚非單獨唱衰南漢此次用兵,而是草原打戰真不同於中原征戰。畢竟地理環境不同,將會極大影響改變戰役內容。
中原征戰時,步軍屬於主力部隊,常是決定勝敗之關鍵;草原作戰時,決定戰役關鍵者乃騎卒,且非常依仗突襲戰術,無法採用結硬z寨,打呆仗的戰術。
聽著潘浚這般言語,諸葛亮神情略有猶豫。
思慮少許,諸葛亮說道:“今軻比能尚在漠南,此役如能下陰山,則斷鮮卑臂膀。漠北貧瘠,難養大軍,鮮卑當衰爾!”
說著,諸葛亮看向劉禪,說道:“相國為統軍之帥,今時情形突變,不如等候相國入宮,以聽相國之意見。”
“善!”
劉禪詢問道:“相國今到何處了?”
“稟陛下,相國在渭北檢閱騎卒,今已向宮中趕來。”侍從說道。
劉禪靜下心來,問道:“今時出兵,糧輜重可供多少?”
蔣琬拱手而答,說道:“稟陛下,如以四十餘萬兵民計算,糧草勉強可用五月。”
“有些少啊!”劉禪感嘆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