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群作揖而拜,說道:“方今天下未安,諸葛亮為安天下,將不得不受陛下。若陛下降漢,漢不裂土封邑以待陛下,群與諸公長跪階下,以古義為陛下爭利。”
“且將軍曹真、曹洪各有兵馬在手,負隅頑抗之下,我軍或雖終不及漢軍,但卻能殺傷漢卒,毀壞百姓田宅,此是為諸葛亮所不願見之情景。”
曹叡長嘆口氣,神情很是低沉,說道:“今如諸卿所言,形勢已在漢,而非在魏。至於投靠鮮卑,朕雖為漢之仇寇,但卻為華人,諸夏互親,豈能投胡?”
“今為御漢軍,招胡人南下河北,致使河北生靈塗炭,實乃朕之過矣!”
“有勞陳司徒、衛侍中代朕出使諸葛亮,深明我國罪孽,表朕願降大漢。”
曹叡當下是真抑鬱了,他本想借胡人之力擊退漢軍,之後想辦法解決胡人。然聯軍被漢軍直接解決,他不僅沒實現目標,反而還讓河北飽受胡人蹂躪,實在讓曹叡難受。
“陛下英明!”
見曹叡開口決意歸降,陳群、衛臻、辛毗、孫資、劉放等人懷著複雜的心情參拜,或許這是他們最後一次參拜曹叡了。日後運氣好的話,魏人君臣將齊拜大漢天子。
吳質精神恍惚,臉色甚是難看。
許褚轉身面壁,淚水瘋狂直流,忍不住抽泣起來。
次日,陳群、衛臻乘車駕南下,拜見駐紮在蕩陰的漢軍。
諸葛亮得知陳、衛二人奉命來降,當即在大帳中召見二人。
因是代國招降二人,諸葛亮一改往日打扮,身著禮服,手中的羽扇也收了起來。
大帳內,陳群終於見到與他互寄書信幾十封的筆友,卻見諸葛亮,身高八尺,鬚髮秀美,氣質威重。縱已年有五旬,但諸葛亮依舊相貌過人。
“罪臣陳群/衛臻拜見丞相!”
“長文、衛君請起!”
諸葛亮攙扶起陳群、衛臻二人,笑道:“今如能還天下太平,二君當為有功之臣。今胡人蹂躪河北,二君能為百姓至此,亮如願矣!”
陳群略有些慚愧,說道:“群不能匡我主得失,致使胡人肆虐河北,群有過。”
“不必如此!”
諸葛亮示意侍從為二人奉茶,說道:“亡羊補牢,猶未為晚。今你主如能獻城歸降,胡騎將遠走漠南,斷不敢久留河北。”
陳群斟酌幾許,說道:“稟丞相,我主有意降漢,但不知貴國欲如何待之?”
衛臻擔心諸葛亮忘記曹叡手上尚有的資源,補充說道:“我主誠心歸降漢室,今願下詔令曹真、曹洪五萬大軍歸降,且令幽、並、冀三州近二十郡國獻上戶籍、文書。”
諸葛亮如何不能明白二人在和自己談判,為曹叡爭取更多利益,故反問道:“不知二君有何所求?”
陳群奉上表罪疏,說道:“魏篡中漢皇位,我主深感愧疚,今特上疏一封,向陛下、丞相請罪。望今後歸降,當能既往不咎。”
諸葛亮瀏覽表罪疏,見疏中內容誠懇,情真意切,表示曹操不能堅守伊、霍二人美德,走上不歸路,曹氏當有罪。但望看在大漢仁德的份上,能夠赦免曹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