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笑道:“兵至伊闕,洛陽動盪,想來如若曹叡膽怯,恐已移駕別城。”
諸葛亮撫扇而笑,說道:“曹叡非庸主,如亮所料不差,曹叡當會坐鎮洛陽,指揮諸軍奮戰。”
馬良盯著輿圖,擔心說道:“丞相,衛將軍順伊水而行,其軍深入,易進而難退。如遭敵寇出擊,兵敗而潰,則恐全軍覆沒。”
諸葛亮踱步而吟,說道:“衛將軍雖非名將,但用兵老練,列陣謹慎。亮有叮囑,如有不利,將速走之,不宜戀戰。”
“丞相,衛將軍處下游,如若魏軍繞行劫道,則易斷衛將軍歸路,望丞相早發兵馬接應!”文聘說道。
諸葛亮撫扇而笑,問道:“仲業以為敵軍會從何處進軍?”
文聘蹙眉而觀京畿輿圖,指點說道:“如若是司馬懿出兵,恐會出兵走魯陽,行小道至伊水上游。如若關中之兵,多半會從宜陽南下,至伊水上游。”
“仲業與亮所思相同。”
諸葛亮頷首贊同,說道:“趙將軍攻洛陽,致使京畿動盪。司馬懿離洛陽甚近,其多半會發兵救之。”
聽著諸葛亮這麼說,文聘似乎明白什麼,驚訝問道:“丞相遣趙將軍攻洛陽,可是欲令司馬懿出兵解圍?”
“然也!”
諸葛亮踱步而笑,說道:“司馬懿據守不戰,我軍難以圖之。今為北伐大計,需兵行險招,唯有攻其必救之所,以逼司馬懿分兵!”
“丞相欲令趙將軍為餌,而後發兵擊司馬懿所遣援兵?”文聘問道。
“嗯!”
諸葛亮微微頷首,說道:“魯陽毗鄰伊水,與其相隔霍陽山。如亮所料不差,司馬懿所遣援兵,當會走魯陽,越山嶺以劫抄趙將軍退路。”
說話間,諸葛亮用羽扇指向魯陽,笑道:“數日前,亮已命義封率兵至伏牛山下的東武亭。一旦魏軍異動,有分兵回援之念,義封便可越伏牛山,搶佔險峻,以待魏軍。”
聽著諸葛亮的佈置,文聘不由讚歎,說道:“丞相用兵多謀,非聘所能及。聘以為丞相之所以令趙將軍出洛陽,無非是行敲山震虎之策,以驚曹叡,為大司馬分憂。”
說著,文聘搖頭而笑,說道:“不料丞相另行圍魏擊趙之策,誘司馬懿分兵以擊之。”
“略施小計爾!”
諸葛亮品著茶水,淡笑道:“司馬懿用兵沉穩,不行非常之策,又豈能誘其出兵。”
讓趙雲出奇兵行敲山震虎之策,僅令京畿震動,尚不能滿足諸葛亮的胃口,其目標自然是司馬懿。
諸葛亮此次用兵希望將戰線推到潁川,而非繼續與司馬懿在南陽糾纏。一旦戰線推到潁川,那麼諸葛亮將能更好地協助霍峻。
“丞相,魏將張郃點兵將行!”侍從來報。
“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