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喝著雞湯,說道:“此次如能擊退漢軍,為父便為子元成婚。”
“成婚事小,退敵事大!”司馬師說道。
司馬懿欲說些什麼時,司馬昭慌慌張張而來,說道:“父親,不好了!”
“何事這麼慌張?”司馬懿皺眉問道。
司馬昭奉上書信,說道:“父親,陛下遣使來信求兵,言趙雲率兵出伊水,將犯伊闕關。今洛陽城中封閉,陛下已遣將軍許褚、秦朗據之。”
司馬懿臉色為之一變,開啟書信瀏覽,不禁罵道:“諸葛村夫,竟如此狡詐!”
“父親怎麼回事?”司馬師問道。
司馬懿將書信交於兒子,沉聲說道:“諸葛亮別遣趙雲出熊耳山為奇兵,兵至伊闕關。當下洛陽震動,諸卿勸陛下移駕,被陛下所拒。陛下點將出御,命我軍分兵劫抄趙雲退路。”
踱步幾下,司馬懿招呼左右,說道:“請前將軍前來,今救駕之事非前將軍不可任。”
“諾!”
少頃,張郃著甲虎步而來,拱手問道:“驃騎將軍喚郃,不知有何要事?”
司馬懿讓司馬師把書信交於張郃,說道:“儁乂,今趙雲引兵叩伊闕關,陛下命我軍分兵救駕。懿思索前後,以為此任非儁乂不可就。”
張郃仔細瀏覽書信,蹙眉說道:“趙雲越熊耳山為奇兵,其部兵馬應當不多。陛下據守伊闕關,足以退敵,何故讓我軍分兵救駕?”
司馬懿臉色嚴肅,說道:“洛陽為京畿重地,賊軍深入京畿而不能破之,豈不讓世人笑話。且趙雲所部歸為諸葛亮所統,當下我軍防備有誤,你我皆有大過矣!”
踱著步,司馬懿強調說道:“縱陛下能破趙雲,但救駕之事不可不為。”
實際上,張郃所判斷的形勢是正確的,趙雲翻山越嶺而行近千里,其部兵馬肯定不多,當下不用兵馬救駕,也能解決趙雲。
然張郃卻忘記了,在政治角度上而言,讓敵軍深入到京畿,且還不能將其覆沒,無疑是透露出曹魏在軍事上的衰弱。
當然了,臣子們得知京畿有危險,陛下又遣使而來,不管怎麼樣,派兵救駕都是必然之事。
張郃醒悟過來,問道:“今郃率兵救駕,不知從何道進軍?”
司馬懿不假思索,說道:“走魯陽,越山嶺,以至伊水上游。與京畿兵馬,合擊趙雲,以求覆滅。”
諸葛亮能有道路至伊水,司馬懿自然也有小道可以至伊水上游。
今繞行一大圈到洛陽,與許褚匯合顯然是沒有必要。當下反而不如走近道,直接去捅趙雲尾部。
“可!”
張郃不敢耽擱時間,當即按劍出帳,點齊萬人兵馬,準備往救駕。而這一幕被漢軍斥候所察覺,並將訊息速報與西岸的諸葛亮。
漢營中,諸葛亮撫扇而觀輿圖,不時與身側謀士交流意見。
“據斥候來報,子龍將軍兵進伊水,連下陸渾、新城二縣,今將奔赴伊闕。”諸葛亮笑道:“就不知曹叡與洛陽諸公,得聞子龍將軍驚出伊水,有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