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叡沒說上幾句話,卻見侍郎模樣的官吏腳步匆忙入殿,慌張說道:“稟陛下,水賊叩關了!”
“今水賊遠在淯水、泰山,今怎會叩關?”曹叡蹙眉說道。
“臣不敢欺瞞陛下!”
魏吏跪在地上,惶恐說道:“賊大將趙雲率兵順伊水而下,陸渾、新城二縣久不經戰事,被趙雲輕易降取。今趙雲率兵直進,將往伊闕關而來!”
“一旦伊闕關被破,趙雲將兵臨洛陽城下,臣請陛下與諸公暫離京師避難。”
“什麼?”
魏吏這番話,將當朝所有人幹懵逼了。
若說軻比能入寇邊郡,因距離遙遠之故,曹魏君臣尚能安穩討論。今趙雲奇出熊耳山,兵馬直趨伊闕關,曹魏君臣無不動容,或驚愕,或震驚,或慌張。
“陛下,京畿兵馬不可動!”
吳質急忙說道:“今當徵發京畿之兵,前往伊闕關,以御趙雲所部。而陛下不如暫避兵戈,與諸公北至河陽,以防不測。”
“陛下不可輕動!”
老臣董昭咳嗽幾下,說道:“趙雲遠道而來,兵馬疲憊,難成大事。陛下為大魏天子,豈能因些許恐慌而離洛陽。今為安撫人心,陛下當坐鎮洛陽,令京畿之兵出御,別命司馬懿分兵劫抄陸渾。”
“董公之語雖有道理,但恐有萬一之事,還當讓陛下移駕河陽。”孫資擔憂說道。
聽著眾人惶恐之語,曹叡拍案而起,揚聲說道:“今趙雲離洛陽尚有一、二百里,何以如此惶恐?”
繼而,曹叡怒視勸他離京的官吏,說道:“趙雲遠襲洛陽,兵疲而師老,無攜攻城之器,安能輕破伊闕險關?且洛陽尚有兵馬兩萬,趙雲老兵不足為懼!”
“傳令,詔將軍許褚、秦朗率京中之兵,趕赴伊闕關,堅守關隘,不得輕出。加令司馬懿分兵魯陽,趁勢劫抄陸渾,斷絕趙雲歸路。”
“朕若移駕,則洛陽人心必亂。即日起,緊閉洛陽城門,禁止任何人出入。移駕暫幸河陽之語,任何人不得提及。”曹叡沉聲說道。
“陛下英明!”
見曹叡行事如此果斷,眾臣拱手而拜,敬服說道。
“那鮮卑入犯,我國當如何對之?”陳群問道。
曹叡踱步而思,嘆氣說道:“令大司馬率兵撤離歷下,分兵據守險峻,回鎮河北,都督河北三州軍事,以御軻比能掠邊。”
吳質想起什麼,提醒說道:“陛下,臣聞孫權逃至平州,還需下詔追究其兵敗之責。”
曹叡瞪了眼吳質,說道:“孫權之事,朕自有計較,君不必多言!”
“諾!”吳質縮頭而退,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