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
霍峻放下手中的茶盞,提點說道:“河北之兵如若南下,多走歷城、祝阿入齊。昔韓信襲齊,破歷下之軍,轉取臨淄;耿弇下齊,取祝阿開道,旋破齊郡。”
“故如欲破河北之兵,可屯兵歷城據之。如歷城不可得,可屯頓丘、平陵御之。屆時如何佈置用兵,需由你與徐青州機變用兵。”
“多謝父親教誨!”霍範拱手拜道。
“子通,今奏疏如何?”霍峻問道。
蔣濟答道:“奏疏已成,僅待都督重核便可上奏。”
“將析治齊州一事,一同上疏與陛下!”
“諾!”
二人談話間,侍從趨步而入,彙報道:“稟大司馬,據斥候來報,孫權兵至樂安海濱,忽乘舟舸沿岸東行!”
“孫權沿岸東行?”
聞言,蔣濟眉頭緊皺,疑惑問道:“孫權前往東萊所圖為何?”
“莫非欲襲佔東萊,效我軍襲擾海濱之事?”
霍峻駐步於輿圖前,亦是為孫權乘舟東進而迷糊。
魏、漢之間的水師差距,堪比孫權與霍峻的軍事能力差距。今孫權襲擾青州海濱,怕不是嫌命長。
看了半響輿圖,霍峻猜測說道:“孫權或有可能逃往遼東!”
“孫權前往遼東?”
蔣濟略有驚訝,說道:“其為青州刺史,舍土而逃,棄守臨淄,其不畏曹叡懲處?”
“若是留下,孫權才會受曹叡懲處!”霍峻意味深長,說道:“孫權志向遠大,今時之為當有遠圖。”
當霍峻得知孫權為曹魏效力時,便斷定孫權不會安分做事。當下乘舟東進的行為看似怪異,如果以自立的角度去考慮,則就非常合理。孫權可能見曹魏這艘船快沉了,打算跑路遼東自立。
說著,霍峻吩咐說道:“讓管承乘大船出鬱洲,巡視東萊,探尋孫權所為。如若孫權欲襲海濱,令其率水師擊之;如若遠走遼東,則掃蕩海濱諸寇。”
蔣濟想了一件事,說道:“都督,軍中將士出征以來,所到多有建功。然入齊至今,未得封賞,士氣低沉。都督如欲用將士,當下還需封賞錢糧,以為激勵之用。”
霍峻考慮少許,說道:“今先以酒肉賜之,暫安將士之心。待武漢下撥錢糧,與官爵一併賜之。”
“諾!”
古代打仗大多數是為了錢糧,今霍峻不準士卒劫掠,不準士卒屠城,以求保證良好的軍紀。然如此高規格的軍紀下,自然要由朝廷為之承擔代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