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不說話的霍範,聽著霍、蔣二人談論,說道:“父親莫非欲取泰山郡?”
霍峻微微頷首,沉聲說道:“泰山郡東望青齊,南臨徐沂,北依河濟,西俯魯宋。如能兵據泰山,則彭城不戰自下,將飲馬大河水矣!”
泰山郡從地理上來看,其更接近青、徐二州,故從地理因素來看,泰山郡不應由兗州管轄。然其之所以歸兗州控制,本質是因泰山郡地理位置關鍵。
其行政建制歷史可追溯到漢武帝時期,為了控制齊魯諸侯國,漢武帝令濟北王獻土,順勢設定泰山郡。有了泰山郡,青齊將無險可守。
為了控制冀、豫、青、徐四州的門戶,以泰山、濟陰、東郡為基礎,設立兗州刺史部,從而利用拆分門戶的手段,杜絕割據現象的出現。
曹操能在中原四戰之地崛起,與他兗州刺史身份有莫大關係。曹操在早期,透過呂虔控制泰山郡,從而達到威懾青徐二州的作用。且曹操透過兗州,進而控制無險可守的豫州。
今下反過來,霍峻如能控制泰山,不僅能更好控制青、徐二州,還可以輻射兗、豫二州。
彭城作為泗水上的重要的據點,霍峻如能控制泰山郡,將可從泗水上游與下游夾擊彭城,那麼曹魏也失去了固守彭城的意義。
彼時漢軍疏通泗、濟、荷三水道,將能與諸葛亮之兵在洛陽城下匯合。當然如果霍峻膽大,甚至可以北上直取鄴城,席捲河北諸郡,一舉蕩平天下。
因運輸補給問題,南方無法長期保持兵力投送;且因北方關東地區的山水環境特殊,不能以南方割據思維考慮,打一州便撤軍休息。
故加以歷代北伐失敗、成功為案例,這讓霍峻深刻明白北伐成功的關鍵,即在於一氣呵成,不可未下河南,便半途而廢,令疆土重被佔據河北的敵人所佔據。
蔣濟捋須而思,說道:“都督如欲取泰山,需先破王凌不可。然都督率軍西進泰山,不知青齊交由何人坐鎮?臨淄戰事交由何人處置?”
坐到榻上,霍峻伸手端茶,說道:“文向雖任青州刺史,但以其之能,固守有餘,而進取不足。孤恐河北來兵,文向不能平矣!”
說著,霍峻看向蔣濟,笑道:“孤本有心將軍事交於子通,然孤軍事繁重,還需由子通為孤分憂!”
蔣濟順勢望向霍範,拱手說道:“都督,少將軍文武俱全,精通兵略。出略齊東,襲擾糧道,功績卓著,今都督不如令少將軍理齊地軍事,以為都督分憂!”
“今文向為青州刺史,再令士載居其上,恐有不妥!”霍峻考慮說道。
“青、徐二州雖說民少,但疆域遼闊。都督不如析出一州,令一州安撫百姓,征剿流寇;而讓青州禦敵下城,專治軍事。”蔣濟建議道。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析青州,置齊州。青州治東萊、城陽、北海、東莞、樂安等五郡。齊州治齊郡、濟南、平原、泰山、樂陵等五郡。青州仍由文向治之,而齊州可由士載任之。”
“孤率軍離齊後,青齊軍事由文向、士載二人負責。無敵來援,則由士載圍臨淄,文向平青州;如敵眾而援,二將合兵御之,商議用兵,遇事不絕,可快馬報與孤。”
齊州諸郡大都在魏人治下,而青州諸郡絕大部分已歸降大漢。如此安排任命,並未削減徐盛多少權利,反而能讓他安心料理青州政事。
言語間,霍峻轉頭看向霍範,問道:“齊州任務艱鉅,士載可敢領否?”
霍範神情嚴肅,拱手答道:“大丈夫行事,豈會因難而退!”
“善!”
以防萬一,霍峻考究問道:“如有魏軍從河北渡大河而來,而夏侯霸據守臨淄為亂,裡表受敵,當如何解之?”
霍範考慮良久,答道:“稟父親,上策,舍臨淄之圍,出兵先破河北之軍;下策,重圍臨淄,外據厲城,與敵久持,待父破敵而歸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