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壯士斷腕。’齊東之害,遠甚蝮蛇,諸城之地,不可久屯。霍峻之兵,宜避鋒芒。今還保臨淄,分敵兵馬,敵分而我一,據臨淄而固守,引王凌之兵入齊,當能退敵!”
劉曄想法簡單,既然打不過霍峻。那麼不如就以空間換時間,讓空間去分散霍峻兵馬。
如霍峻從江淮出兵時,有大軍十餘萬;兵至下邳時,大軍有十萬;收復開陽時,尚有兵馬七八萬;屯兵莒縣時,兵有五六萬人;北至諸城時,僅兵三萬之眾。
如果霍峻繼續深入青齊,將戰線拉到腹地。霍峻帳下可用之兵數目,必然不及孫權。彼時孫權守臨淄,控制齊地肥沃之所,必然能與霍峻久持。
霍峻從江淮遠到青齊,如果打不下臨淄,即控制不了齊地。一旦戰事拖久了,霍峻率兵回國,孫權將能重新收復齊地。
孫權在帳中來回踱步,深思劉曄所獻‘壯士斷腕’之策,說道:“今何以上報與陛下?”
劉曄搖了搖頭,說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諸城距洛陽有兩千多里,來回通報恐失戰機。當下需由將軍決斷,而非交由陛下決定!”
“陛下得聞將軍與曄之所為或會惱怒,但若能逼退霍峻,陛下必會不計前嫌!”劉曄說道。
“壯士斷腕啊!”
孫權用左手握住手腕,忍不住說道:“舍諸城而至臨淄,聚青齊眾兵退守齊郡,非大氣之人不能為也!”
“當斷不斷,必受其害!”劉曄再次勸道。
孫權緊握手腕,問道:“我軍舍諸城而走,霍峻引兵深追,我將以何對之?”
“車陣!”
劉曄再次強調說道:“將軍可以車陣臨敵!”
頓了頓,劉曄分析說道:“昔李陵以五千步卒行車陣,橫行匈奴數百里,雖因無援而遭擒,但卻殺傷甚眾;初霍峻以車陣背水,遂大破我軍。”
“故以上二者觀之,將軍如為恐漢軍追擊。不如令老弱士卒先走,命精壯者行車陣。彼時遊騎在外,步卒在內。臨敵追擊,先以車陣戰之,後以騎卒破之,足以退漢軍追兵!”
如之前所言,戰車自張戰國開始逐漸退出舞臺。但因衛青革新戰車戰術,將步、騎、車三軍融合起來,戰車以車陣的形勢露面。尤其以弱兵戰強兵,弱兵以戰車為壁壘,將可擊敗強兵。
魏軍因擁有大量騎兵,常能佔據戰場主動權,故無需用車戰接敵。然隨著兵馬質量下滑,孫權又無戰勝霍峻信心,今不如用車陣對付南漢。縱不能大勝霍峻,但借車陣之法或能逼退漢軍。
見劉曄深思妥當,孫權咬了咬牙,說道:“既然如此,如子揚之語,壯士斷腕。舍諸城而退守臨淄,挑選將士操習車陣。”
“諾!”
ps:不知道怎麼回事,最近人一直不舒服。今天且先一更,明天三更,結束劇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