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霍範在齊東開啟局面,已是影響到齊南的戰場形勢。
濰水,漢軍營寨。
大帳內,霍峻正瀏覽來自各地的戰報,心情頗是愉悅。
且先不談齊東戰事,在江漢戰場。得益於潦口戰場的順利,司馬懿、張郃被諸葛亮趕淯水北面,漢軍將戰線推到宛城。今淯南除宛城未降外,餘者諸縣盡數歸降大漢。
因司馬懿、張郃所擁兵馬不少,無法突破,又堅守不出。諸葛亮唯有耐心下來,讓人在周圍田野間耕作,決意與曹魏打持久戰。
相較江漢戰場的順利,漢軍在關西地區處於劣勢。陸遜、黃權二將被曹真堵在陳倉,既不敢撤,又無法進軍,格外的難受。
且郭淮在夏季出兵,發兵襲擾隴右。魏延、姜維二將駐紮在瓦亭,在得知郭淮動靜之後,率兵前去抵禦。不知魏延與郭淮勝負如何,過月餘或許才能見分曉。
至於霍峻的側翼,即向汝南用兵的龐統所部,其與滿寵接觸較量一番。因下蔡城堅固,龐統見佔不到便宜,便率兵撤至汝口,以為牽制滿寵之用。
今整體而言,北伐的趨勢偏向積極,且值得為戰果而欣喜。
“都督,少將軍來信!”
在霍峻瀏覽書信之時,蔣濟將霍範書信奉上。
“嗯?”
霍峻放下書信,笑道:“近月以來,士載所報多有喜事。不知此封信中,又有何捷報!”
說著話,霍峻當著蔣濟的面拆開書信。卻見霍範在信中言,他所派出的兵馬再次劫獲運往諸城的糧草。且齊東二十縣已悉數歸降,還向漢軍提供了一批糧草。
“少將軍如何?”蔣濟好奇的問道。
霍峻將書信交予蔣濟,笑道:“士載來信言,再次劫獲魏軍糧草,且齊東二十縣皆已歸降我軍。”
聞言,蔣濟大喜說道:“二十日之內,士載三次劫糧成功,孫權所部恐已缺糧。”
霍範大勝夏侯霸之後,率兵追擊至高密。雖沒打下高密,但卻讓諸葛誕佔據了斟城。
為了能截斷孫權糧道,霍範向諸葛誕補充了兩千兵馬,人數達到四千人之多。
諸葛誕有了充足的人手,除了降服濰水下游諸縣,更是不斷打擊運糧隊。為了確保糧道通暢,夏侯霸試圖率兵進攻過一次,然被霍範揚言取高密所嚇退。
孫權見夏侯霸不可用,則是被氣得不行。但因霍峻率兵在南牽制不敢動身,唯有不斷向後方求糧。
後方不缺兵糧,但就是每將兵糧送至濰水流域時,不是被諸葛誕所劫,則就被霍範所劫,導致孫權所部缺糧。
打擊孫權糧道,是為霍峻推進齊東戰略的根本目的。
齊東相較齊西貧窮,漢軍佔據齊東雖能打擊魏軍的兵糧。但魏軍背靠河北,豈會因失去齊東而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