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神情殷勤,手裡捧著酒樽,口中稱著‘江陵公’,向霍峻敬酒。
“江陵公威震海內之名,嚴居僻鄉亦有所聞。今後協助江陵公理事,嚴深感慶幸!”
面對李嚴的示好,霍峻態度如常,笑道:“尚書檯之事,有勞李令君統理。”
“諾!”
李嚴應了聲,謙卑說道:“嚴才疏學淺,不敢言‘通理’尚書之事。今後如有難事,當請江陵公賜教!”
“共為國事而已!”
霍峻語氣客氣,笑道:“今後如若疑難之事,李令君可隨時通報。”
“諾!”
李嚴厚著臉皮,再與霍峻聊了幾句,而後在臨走前,向諸葛亮敬了樽酒。
望著李嚴的身影,諸葛亮捋須而笑,說道:“李正方為人性高而氣傲,任尚書令以來,眾人無所不畏。今唯見江陵公,曲躬謙遜,當是難得啊!”
霍峻在大漢的威望,足以威震南土。或許有人敢在私下不敬霍峻,但絕沒有人敢當著霍峻的面無禮。別說是李嚴了,往昔連關羽都不敢多說什麼。
然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霍峻微嘆了口氣,說道:“逆魏仍據中原,兵政不得不統。若天下一統,漢室興復,我當歸藩,垂釣江湖,以求無案牘之累!”
隨著自己臨近五十歲,霍峻偶爾會暢想,如果滅了魏,他之後的生活。為了保證自己不會陷入過多的政治糾紛中,霍峻大概是會還政與劉禪。
如果劉禪不想當獨夫皇帝,欲繼續將政權交予屬下。霍峻或許會推薦人選,但卻不會插手。
當下曹魏未滅,霍峻為了保持上下思想統一,他必須將兵權捏在手裡。
諸葛亮笑了笑,說道:“若天下承平,亮當歸隆中漁耕。”
霍峻鼓舞了下,說道:“天下未安,孤與君宜當勉之。”
“敬江陵公!”
“敬葛相!”
霍、葛二人對飲一二,因身份關係,諸葛亮歸案而坐。之後,江淮諸將在蔣濟的組織下,先向劉禪敬酒,而後再向霍峻敬酒,玩鬧得不亦樂乎。
宴上,陸遜因身份關係,被劉禪格外招待,把臂共坐。有了靠近劉禪的機會,陸遜則向劉禪講述自己先平隴右的計劃。
期間,從益州被召回武漢的潘浚,亦向霍峻敬酒問好。出於多年未見,霍峻與出任廷尉的潘浚聊了許久。
廷尉者,九卿之一。然因權歸臺閣之故,廷尉處理案件有時要聽命於尚書。遇到重大案件,廷尉與尚書共同審理。
南漢建立時,以尚書檯治刑事,由丞相諸葛亮具體負責。而後劉備去世,尚書檯依舊負責刑事案件。
但因霍、葛肩負統兵作戰的職權之故,為了鉗制尚書令李嚴,諸葛亮在與霍峻溝通後,決議讓潘浚回京出任廷尉。
重設的廷尉,不再聽命與尚書令,而是與尚書令職能類似,整理瑣碎案件。如遇重大案件,直接上報與錄尚書事者。錄尚書事者,可以根據案件情況,指定相關單位一同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