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季漢大司馬> 第627章相知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27章相知將 (1 / 3)

陸遜欲背刺馬超的計劃,暫不在霍峻規劃中。不是說霍峻將國層面的盟約看得那麼重,而是霍峻在構思一統天下的計劃中,需要用到馬超。

在霍峻初步的計劃中,滅魏主力軍在關東,西土兵馬進攻關中,為北伐大軍牽制關中兵馬。引誘馬超向河西用兵,為西土兵馬分擔壓力。之後巴蜀如能打下關中,可以觀形勢向東用兵,或是西滅馬超。

大漢捏著馬超手中糧道,一旦馬超有脫離控制的風險,掐斷糧草補給便可。甚至不說姜冏、姜維父子在內,隨時向大漢提供馬超的動向。

故而馬超盤踞隴右,看似兵強馬壯,實際多依賴隴右漢羌豪強、豪帥,成不了多大氣候。當下之要務,滅馬超不急,著急的是滅魏。

今陸遜想向馬超下手,率先吃下隴右。如果能一鼓作氣吃下還好,如果吃不下馬超,反而會讓關西局勢陷入糜爛。

當然瞭如果陸遜有滅馬超的方案,且順利把隴右佔下。那麼問題來了,漢需要為隴右投入大量資源,向隴人提供政治資源,支出安撫隴右的錢糧,以及駐守隴右的兵馬。

繼而,大軍北伐中原,初下的隴右為了呼應關東戰事,必然要負擔來自河西與關中的雙重壓力。

至於霍峻與陸遜為何有不同之見解,主要是二人的出發點不同。陸遜作為國中大將,他需要的建功立業。霍峻作為大漢北伐的發起者,他需要著眼全域性,而非簡單的區域性戰場。

為何許多人不認可孫權背刺關羽,不單是為蜀漢而憐惜,亦有孫權選擇錯誤的戰略,他錯失了向江淮擴張的最好機會。

實際上在湘水之盟後,蜀漢在荊州的兵力已無法威脅到東吳,關羽所在江陵單純為東吳抗揍。甚至關羽因北部的魏兵,還要擔心東吳揍他。

在關羽難以對東吳造成威脅時,孫權卻窺視兩個半郡的疆域,選擇答應曹操的建議,偷襲江陵。

毫不誇張地說,孫權即便錯過那次機會,因蜀漢重心問題,孫權下次照樣有機會吃江陵。故而從霍峻的視角來看,東吳取江陵,戰術上無疑是成功的;但在戰略上,東吳卻是失敗的。

甚至從後續的發展態勢來看,呂蒙錯估了形勢,他不僅無法為東吳拿下白帝,甚至也無法吃下襄陽。因得罪兩國,險些將東吳陷於死地當中。若不是曹丕聽信孫權的鬼話,恐東吳早就亡了。

當然了,漢涼魏三國形勢與之前三國形勢又有些不同。馬超的作用僅是為大漢牽制關西兵馬,如果陸遜亦能為大漢牽制關西兵馬,或許也不是不能同意陸遜背刺馬超。

以上策略的不同,會影響到許多方面,作為軍事負責人的霍峻,無法草率決定,唯有含糊敷衍陸遜先。

舟舸走得很快,從壽春至武漢,水路雖有一二千里,但時間卻花不了多久。

將至十一月,霍軍率諸將抵達武漢渡口。劉禪率諸葛亮、王粲、張飛等眾文武出城,親自迎接班師將士。

霍峻率黃、陸、蔣諸將下船,得知劉禪出城親迎,稍微驅車代步走了幾里。

見到前方旌旗飄揚,鼓樂齊鳴,霍峻方與眾人下車,微正了下衣冠,而後步行上前。

“陛下出迎,臣多惶恐。今大軍得勝,臣峻率諸將士拜見陛下!”霍峻領著眾人施禮,說道。

劉禪趨步而迎,臉上佈滿笑容,說道:“仲父既受公爵,又披甲在身,無需多禮!”

“不敢!”

霍峻態度謙遜,說道:“此番出征,臣不負陛下昔日之託,大敗魏軍,斬曹休、賈逵,降諸將;破壽春城,克淮上二郡,誅徐晃。二役齊發,斬首近萬,俘虜五六萬之眾,得民十餘萬。”

自受封縣公起,霍峻為免得有人抨擊他,依舊保持過往的作風,不敢驕縱行事。

“仲父辛苦了!”

劉禪緊握著霍峻的手,謂左右文武,動容說道:“昔朕欲賜縣公與大司馬,或有人曰不可,恐違舊制。然以大司馬所立之戰功,非縣公不足以褒。昔子牙輔武王而平商,仲父當為漢之子牙矣!”

“陛下謬讚!”

霍峻配合劉禪,行禮說道:“先帝不以臣不才,託臣以大事。今國有危難,峻自為陛下效力,為國分憂解難。子牙為古之聖賢,峻略有小功,不敢受譽。”

“仲父客氣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