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季漢大司馬> 第609章魏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09章魏崩! (1 / 4)

建興元年,四月。

曹丕南征江淮慘敗,其訊息傳回國內,河南震動,京師大驚。

隨著時間的推移,曹丕逐漸感受到兵敗所帶來的影響。曹丕從江淮班師,兵至譙郡時,蓋是為了減少兵敗帶來的壓力。曹丕下詔,因從軍而沒籍者,不得向其家眷徵發五年賦稅、徭役。

車駕至陳縣時,曹丕見陣亡將士的父兄妻子幾千人,持故衣紙錢為烈士招魂。在廷尉高柔的建議下,曹丕登壇設祭,率文武祭奠南征死難將士,且由曹丕親讀悼文,以表對死難將士的哀悼之情。

一番操作下,曹丕勉強安撫住民心。但因所百姓的利益太少,依舊是很難讓眾人滿意。

且不難預料,因大軍慘敗淮水之故,曹魏在中原的統治已不復曹操末期之盛。

曹丕在陳縣停留數日,則率兵馬幸南都許昌休整。

在曹操登基之初,其以鄴城、長安、洛陽、譙、許昌為五都。除譙縣,因家鄉之故,得以成為都城外。餘者能成為曹魏都城,更多由於政治與軍事因素。

如南都許昌,早期曹操之所以迎奉天子劉協至許昌,除了許昌是潁川士族的大本營外,還因許昌周圍土地肥沃,位潁川之中,居潁川河畔,有利於農業大發展。

在曹操南征北戰期間,將地區的不少百姓遷至潁川,而後採用屯田制治民,曹操從中榨取大量糧草供給軍隊。

後來曹操雖統一了北方,將政治中心遷到鄴城,決意大力發展河北。但許昌對曹魏的重要性並未降低,反而因常年與南方對峙,許昌因臨近南方之故,軍事地位再次上升。

不管是歷史上,還是今位面。曹魏南征吳楚,其糧必從許昌而出,順潁水注入淮河,而後於壽春彙集,再供給南征大軍。

高平陵之變中,桓範勸曹爽挾天子至許昌,非因許昌為舊都,更是因許昌城中囤積有大量糧草。曹爽欲與司馬懿抗衡,憑藉許昌之糧輜,未必會輸給控制洛陽的司馬懿。

且因許昌地位之重,司馬師在控制朝政後,由其弟司馬昭坐鎮許昌,以與洛陽形成犄角之勢。故在魏晉早期,河南以許昌為重,河北以鄴城為重。一旦許昌失守,則河南恐不為曹魏之所有。

今曹丕至許昌,除了道路經過外,則有安撫潁川人心之念。

時至午間用膳之時,曹丕所乘車駕就地屯休。

侍從們為曹丕搭起青紗帳,而後陳列上案几、憑几、屏風等物件,其排場之大,不似行軍出征,更是像出城野餐。

跪坐席榻上,曹丕喝著侍從奉上的蜜水,心情好了不少。

廷尉高柔趨步上前,拱手說道:“稟陛下,鮑中書之罪,柔率吏經多日商榷,竊以為可判鮑勳剃髮戴枷服刑五歲。”

“剃髮戴枷五年?”

曹丕眉頭皺起,喝蜜水的快樂頓時消失,看向眾人問道:“諸卿以為如何?”

“陛下,鮑勳無犯重罪,處以枷刑五歲,恐有失妥當。以臣之見,不如依照條文,罷免其官,罰金十斤。”衛臻拱手勸道。

曹丕臉上陰沉,他問眾人意見,不是讓他們來打自己臉,而是希望手下看出自己的想法,從而贊同處決鮑勳的意見。

將手中的瓷碗放下,曹丕憤怒說道:“鮑勳已無活路,爾等安敢違令縱之。今重審此案,如有執法不嚴者,則與鮑勳同罪!”

“陛下不可啊!”

陳群率先出列,而後辛毗、高柔、衛臻等人跟在陳群身後,向曹丕勸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