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5年,建興元年,三月。
漢魏之間涉及江漢、淮泗二地,涉及數十郡國的大戰,終以曹丕撤軍為逗號。而後半段的內容,將由南漢所主宰,進入漢攻魏守的壽春之戰。
鍾離之戰的勝果從淮泗而發,在斥候的通傳下,送至京師武漢。
武漢行宮內,劉禪正與關興下著圍棋,幾名近侍湊在二人身邊觀戰。
“陛下,當下這~”
剛從丹陽而歸的諸葛恪,見劉禪下錯棋子,指著棋盤,糾正道。
劉禪瞥了眼諸葛恪,選擇聽從諸葛恪的話,將白子落在棋盤上。
關興見諸葛恪看透自己意圖,抱怨說道:“觀棋不語,元遜當為君子矣!”
諸葛恪諂笑說道:“君在榻上,恪豈敢稱君!”
此語一出,關興撇了撇嘴,神情間略有厭惡,但礙於諸葛恪身份,卻不好多說什麼。
關興雖不曾隨關羽習武,但為人卻有關羽幾分影子。其雖有大智,但卻性情耿直,少經世事的他,易受他人鼓動,易看不起諂媚之人。今諸葛恪或許在說玩笑話,但卻讓關興膈應。
“當到關卿了!”
劉禪敲著棋盤,提醒關興下棋。
關興持黑子而落,而後請劉禪落子。
劉禪剛提子思索,卻見諸葛恪下指棋盤,說道:“陛下,下子於此,當能扼黑龍咽喉!”
劉禪斜瞥了眼諸葛恪,笑道:“看來元遜棋藝在朕之上,不如這盤棋由元遜代朕持子!”
諸葛恪蓋知自己失禮,笑道:“陛下為君,恪為臣屬。陛下持棋,臣替君分憂。今豈敢代陛下持子,與關君對弈乎!”
“呵呵!”
劉禪笑了幾聲,他雖認可諸葛恪言語,但卻失去了下棋的樂趣。
“朕尚有他事,何人願代朕與關卿對弈?”
“陛下,今日之弈不如以平局見分曉!”關興說道。
“不必了!”
劉禪指向諸葛恪,說道:“卿有大才,朕將棋盤之事交予卿,務必代朕將關君殺得片甲不留。”
說著,劉禪讓出位子,將白子交到諸葛恪手中。
“諾!”
諸葛恪見劉禪已下決心,也不推遲,則是代劉禪與關興對弈。劉禪則與眾人在堂中閒談論事,說著年輕人之間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