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季漢大司馬> 第608章劍履不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08章劍履不趨 (3 / 4)

“實話實說便好!”

霍弋苦笑少許,說道:“陛下,臣父已為人臣之盛,今若尊榮過盛,恐失臣禮。如若不賞,恐朝野會有猜測蜚語之聲。故其中之尺度,陛下宜與葛相商討。”

霍弋與劉禪從小玩到大,二人之間幾乎沒啥秘密。劉禪瞭解霍弋的為人,霍弋瞭解劉禪的性格。

劉禪思考少許,說道:“伯先之語,深得朕意。今下先等相父入宮。”

“諾!”

霍峻從武漢離開之後,約過十幾天,蕩平西土的諸葛亮率部歸京。

此次入蜀,諸葛亮且徵且撫,提拔了不少賢才,更改了不少巴蜀弊政。

如諸葛亮至成都,見都江堰流徑減少,缺少專業維護團隊,諸葛亮則派人疏通都江堰,而後派兵卒維護都江堰。

在成都期間,諸葛亮針對官營的蜀錦,有了革新化調整,最佳化了蜀錦的生產效率。

諸葛亮南征南中五郡時,因時間充裕之故,在斬殺高定之後,派王平專剿越巂郡。而後進擊益州郡,在李嚴的配合下,消滅雍闓,降服孟獲。至於牂柯郡,由太守馬忠率兵征討,斬殺朱褒所部叛軍。

在初平南中之後,諸葛亮與孟獲、李恢等人對南中有深入的交流。諸葛亮放棄李嚴提出的派兵久鎮南中的建議,而是改由不留眾兵屯南中。

在滇池停留的時日裡,諸葛亮依照霍峻與他商議的內容,將南中五郡拆分為七郡,將益州郡改為建寧郡,從永昌、越巂、牂柯三郡析出興古、雲南二郡,合計七郡,設為寧州。

期間,恰好尚書令孫邵突得惡疾去世,諸葛亮舉李嚴出任尚書令。任命李恢出任寧州刺史,兼任撫夷將軍,權與呂岱相同。

寧州刺史為南中人,治下七郡太守、主簿、曹吏皆為西土士人。南中蛋糕的劃分,雖是偏僻蠻荒之所,卻也大大滿足了西土士人的政治需求。

將南中大小上百名官吏一一委任之後,諸葛亮在孟獲的幫助下,在滇池召見諸寧州蠻夷首領,勒石明誓,分封官職,互約職能。

諸葛亮向眾夷保證,會向他們傳授紡織、耕作、養殖等漢家先進技術,而他們必須保證臣服大漢,且每年向官府上繳少量物品,以為效忠之證明。

在召開蠻夷大會之後,諸葛亮在李恢的幫助下,繼而召見南中大小漢人豪強。諸葛亮用漢夷之分的關係,去勸漢人拿出錢去錢聘請惡夷為部曲,而後表示會根據他們所聘請部曲的人數,去分配軍中官職。

且諸葛亮為了保證漢人豪強的臣服,他將會維持糜芳舊時的經商政策,由各郡太守出面,組織商隊前往成都、武漢、江陵等城。

漢人豪強大喜,紛紛向諸葛亮宣誓效忠漢室,並會按期上繳賦稅,而後拿出巨資去聘請山水中的惡夷為部曲。

經諸葛亮一番操作,焦、雍、婁、爨、孟、量、毛、李等漢人大小豪強聘得近萬惡夷為部曲。

諸葛亮根據漢人豪強聘請的惡夷數量,設有五部都尉,號有五子,分別為毛、爨、孟、李四姓驍勇族人擔任都尉。

如李恢便拿出錢糧,聘請三百多名惡夷壯漢為部曲。不過由於李恢成為寧州刺史,為了規避三互法,李恢舉家遷到武漢居住。

根據諸葛亮規定,戰爭年間,五部都尉每年需出兩部,即四千人至武漢服兵役。太平之時,五部出一部,即兩千人到京服兵役。餘者兵馬在州郡時,需聽從寧州刺史排程。

寧州七郡有了五部都尉的武力保障,諸葛亮向李恢叮囑治州要領之後,率西土兵馬歸蜀。與諸葛亮同行者,還有南中萬家青羌、惡夷。

途中,諸葛亮因擔心武漢政事,留張裔在路上負責照顧萬家青羌、惡夷,自己乘大船提前回京。

回到京師的諸葛亮受到劉禪的熱烈歡迎,且諸葛亮因軍功之關係,從武鄉侯,遷為武陽縣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