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季漢大司馬> 第566章兩漢得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66章兩漢得失 (3 / 3)

“不準!”

在劉備眼中桓、靈二帝就是讓東漢滅亡的罪魁禍首,若是出明君治世,未必不能存續東漢。

此令之後,唯有士人可以擔任大長秋,而宦官不得出任。

當流民問題威脅到大漢時,西漢君臣雖有想法,但受迫彼時之形勢,無法著手解決。

當下霍峻以超越時代的政治眼光,來粗略評判兩漢政治得失,真就讓劉備與堂中眾人震驚。

左右文武齊刷刷而拜,高呼道。

至於禁止閹人出任內庭長官,則是吸取東漢時期宦官干政。如皇后所居的長秋宮,有長秋寺為治理機構,管理宮中事宜,其多是宦官擔任。

霍峻沉聲說道:“孝武皇帝時,董仲舒奏言,天下土地兼併,豪黨之徒以武斷於鄉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爭於奢侈。然因邑陵制,尚有可遏。及至元帝時,廢邑陵制,關東豪強不再遷徙邑陵,則豪強無法遏之。”

經文、景、武三代努力,封國勢力消亡,取而代之則是外患匈奴。後來匈奴難以為患,及至昭、宣、元三帝時,流民則成為大漢最大的問題。

“非也!”

“陛下,恕臣斗膽。臣與陛下相處數月,見陛下精神漸衰,疾病似有加重。今陛下能否向臣明言,疾病何如,御體何如?”霍峻拱手道。

“稟陛下,中漢之時,內有外戚、宦官專政;外有胡人、西羌叛亂,內憂外患之下,中漢豈能興盛?”馬良說道:“上者;後宮干政,中樞黨爭;下者豪強兼併,與官勾結。故而中漢安能久存?”

且在二帝時期,東漢黨爭達到高潮,外戚、宦官、士人三股勢力互相交錯,其矛盾最終在靈帝死後爆發。

霍峻略有深沉,說道:“陛下,秦人亡國,前漢鑑之;前漢覆沒,中漢改之;中漢失國,季漢不可哀之而不鑑之。”

說著,劉備靠在榻上,說道:“朕本欲過些時日觀病體如何,再告訴君與孔明。然自視身體,今深感難以長久。”

至於為何有大批流民,則與西漢缺乏治理經驗有關,因初次統一天下,中原凋敝,為了迅速復興,西漢不限制土地兼併。

劉備所提問的議題太過寬泛,這讓左右文武不知怎麼回答。

“朕剛已下詔,令伯言回京。有些事當讓太子承擔了!”

“陛下~”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