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五年,夏。
武漢行宮內,劉備半靠在榻上,杜度為其把脈問診。
諸葛亮在旁靜候,神色中透露著關懷之色。
“何如?”
諸葛亮持羽扇上前,問道。
“陛下脈搏如常,似無大疾。”杜度皺著眉答道。
“那陛下為何太倉(胃)脹痛?”諸葛亮問道。
杜度多有尷尬,繼而看了看劉備的舌苔,說道:“丞相,度觀陛下舌苔,當是邪氣入體。容度為陛下開幾貼藥,看能否將陛下治癒。期間,陛下當戒酒肉,不可貪食。”
劉備摸著腫脹的腸胃,說道:“朕常昔平張純時,太倉中木箭,留有暗疾,偶會發作。諸卿不必驚慌,當是小疾而已。”
數日前,劉巴得疾歸家休養,前日不幸去世。
劉備多感痛心,則讓劉禪出席葬禮,今日與諸葛亮商量後繼人選。
不料商討間,劉備腸胃發作,疼得他不行,拉兩三趟肚子。諸葛亮放心不下,請來杜度診斷。
杜度的診斷與年歲判斷一樣,查不出什麼大問題,僅是認為邪氣入太倉。
喝了口溫水,劉備腸胃舒緩了許多,讓侍從隨杜度前去抓藥。
坐在榻上,劉備示意諸葛亮坐下,說道:“今子初不幸病逝,尚書令之位,空懸無主,非長久之事。朕長思以來,人選有二,其一為長緒,其二是為元直,不知孔明以為何人可為尚書令?”
之前法正去世,劉備採納諸葛亮的建議,讓孫邵、劉巴分掌。今過了兩年,劉巴患病去世,僅剩孫邵一人。今下以劉備之意,要麼讓孫邵獨掌管尚書檯,要麼就是讓徐庶出任尚書令。
諸葛亮沉吟少許,說道:“以長緒、元直二人觀之,其各有所長,觀以往政績而言,任尚書令皆是可行。僅是今之江州猶如漢之司隸,陛下欲令元直為尚書令,當擇良臣後繼之。”
頓了頓,諸葛亮說道:“今下正處於廣檢隱匿人口之時,如調元直入武漢,恐會耽擱江州各郡廣檢隱匿之事。”
南漢制度與兩漢有所出入,諸葛亮任丞相,執掌國內政事。尚書令是為其副手,輔佐諸葛亮處理國政,在霍峻未入武漢前,尚書令為政治三號人物。
今孫邵、徐庶都有資格出任尚書令,相比隨時可以升遷為尚書令的孫邵,現任江州刺史的徐庶則就複雜了許多。
江州由荊、揚二州拆分而出,其任務在於削弱二州勢力,以及增加武漢的中樞權威。
今徐庶出任多年,一手將江州搭建起來,其威信甚高。當下如果將徐庶調走,再找人頂替徐庶的位置,談何容易?尤其今下初在檢索人口的關鍵時期。
劉備思索少許,說道:“既是如此,暫讓長緒出任尚書令。尚書僕射,不知君可有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