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劉備北伐以來,曹魏眾臣可謂是飽受其害。壽春之役,劉備雖是撤軍而歸,但卻穩固住了江淮戰場,曹魏折損將領不少;襄樊之戰,曹仁大敗,于禁被擒,五、六萬兵馬覆沒在荊州。
今三伐長安,劉備殺入關中,四戰四捷,已是疼到曹魏心腹當中。在劉曄、賈詡、孫權等高層看來,首要之事,已不是馬超如何在隴右折騰,而是怎麼把劉備趕出關中。
長安若被劉備佔領,魏代漢在眾人眼中註定是不合法之事。馬超在西北不論折騰,出了西北就難以成事。
大小之患,唯有保心肺,而舍手腳。心肺不保,縱手腳安然,又能如何?
曹丕縱是性情用事,亦唯有遵順今下之形勢。且曹丕亦是茫然,他也不知道為什麼他上位才一年多,形勢竟會變成這樣,隴右陷落,西京長安危急。
曹丕默聲而嘆,說道:“令楊阜為使,持節,出使馬超。如形勢受迫,當可自決封賞之事。”
“諾!”
“陛下,曹鎮南上疏。”孫資捧著奏疏上前,說道。
“念!”
曹丕沒心情看,直接說道。
孫資讀著曹休的奏疏,簡要為曹丕講述。
曹休在奏疏上言,唐諮聽取了霍峻的建議,將利城兵撤到朐山,背靠鬱洲,且霍峻派出高翔軍為援。臧霸、呂虔二人則是合軍南下,與高翔、陳越作戰。
高翔、陳越戰敗,高翔兵退,陳越潛入鬱洲。唐諮被臧霸、呂虔二人包圍在朐山。
戰事利於北魏,而不利於南漢。霍峻見進展不順,移兵到淮浦,準備渡過淮河,向朐山用兵。
曹休表示,霍峻其部兵少,他懇求出兵斷抄霍峻後路,與臧霸、呂虔二人合軍,從而大敗霍峻。凡霍峻兵敗,淮南兵少,他則能渡淮南下,攻略江淮諸城,收復故土。
曹丕看向眾人,問道:“諸卿可有高見?”
“陛下,霍峻兵韜不亞韓白,曹鎮南是為名將,但需謹慎用兵。”賈詡咳嗽一聲,說道。
曹丕沉吟良久,說道:“讓曹鎮南徐徐而進,不可操之過急。朐縣、利城非國家之門戶,失之如失肌膚毛髮,不傷中國之力。如其部有失,則淮北動盪不平。”
“諾!”
ps:出現重複句子,過幾分鐘重新整理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