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不知!”曹彰搖頭說道。
望著眼前出眾的三子,曹操露出慈愛之色,感嘆說道:“朕所生諸子眾多,然成器者,不過昂、衝及你等三人。昂兒性情淑均,隨朕伐宛城,戰沒沙場;衝兒天資聰慧,智慧過人,不幸早夭。所幸你等三人長成。”
“你等三人各有所長,是為一時之高俊。子桓通政,理事通暢;子建長文,文采非凡;子文善武,力能搏虎。”
“朕起兵時,所賴者多是宗兄族弟。無眾人輔佐,則無我曹氏之榮。今喚你三人至榻前,非是他事,唯望子桓統順國事,善待子建、子文,以為臂膀,內修國政,外御強虜。”
曹操看向曹丕,問道:“不知子桓以為如何?”
“植弟、彰弟是為丕手足骨肉,豈會相害乎?”
曹丕心間多是不願,但礙於曹操威望,作出子兄恭的神情,說道:“請父親放心,丕必當善待諸位弟弟。”
“好!”
曹操露出笑容,對曹丕這番回答甚是滿意。
招了招曹彰上前,曹操叮囑說道:“之前北伐烏桓,初展身手。然遼東非烏桓,其兵多將廣尤勝烏桓。今受命出征,當謹記居家為父子,出征為君臣,敗則以王法從事,勝則拜官受榮。今子文徵遼東,宜當採納左右建言,謹慎用兵。”
曹彰身材魁梧,拱手笑道:“請父皇放心,彰必率軍士破遼,為我大魏安境寧邊。”
曹操伸手抓住曹彰的黃鬚,謂曹丕笑道:“黃鬚子,為我曹家之魁首。父本欲用黃鬚子徵平天下,然大事難成,黃鬚子可為子桓之冠軍將軍也!”
曹丕哈哈大笑,主動握住曹彰的手,說道:“父親得有彰弟,何愁遼東不平!”
曹彰與曹丕的關係尚可,二人暫無明顯的利益衝突。上次曹彰北伐烏桓歸國,曹丕還教曹彰怎麼回答讓曹操開心。
“善!”
曹操繼而拉過曹植,說道:“昔前漢孝文皇帝,留次子鎮梁國,長子繼帝位。子建才學著世,才高梁王。子桓若能不計前嫌而拔用,當能為太子安治國事。”
曹丕內心膈應,但畏懼曹操,唯有露出笑容,拱手說道:“子建才學著世,兒得子建相助,必能令大魏文風大盛。”
“弟必欣然相隨!”曹植勉強答道。
或許看出了曹丕、曹植的虛假言語,曹操神情多有惆悵,不禁想著自己的愚蠢。曹彰與曹丕無奪嫡之事,尚能共存。然曹植以曹丕的關係,豈能與曹丕和睦共處,唯有希望別手足相殘了。
想通了這些,曹操興致大減,說道:“為父累了,你等三人且先退下。”
雖不知曹操為何態度大變,但三人依舊從命出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