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列陣廝殺,除了敵我雙方軍士驍勇外,決定勝負之因素,還有將領自身的能力。
其中諸多能力之中,戰場閱讀能力尤其關鍵。
關羽、張遼之類的北方突將,其勝在戰場形勢撲捉強。關羽白馬斬顏良,張遼白狼破烏桓,皆是二人的代表作之一。
宏觀戰略佈置,非關羽之所長,但微觀戰術,卻實為首屈一指。
誘曹仁入彀,若不能以本部兵馬擊敗,還要動用呂蒙所部,則是太小瞧關羽了。
關羽選擇在蠻口迎戰,則是看中利己不利敵的地形。
從東西來看,蠻口地形是為依山畔水;從南北來看,其地形為南寬北窄。
故而曹仁在列陣時,派南鄉太守傅方率州郡兵搶佔西側緩坡山嶺,牛金率精銳於平緩地帶列陣,與南漢作戰。曹仁這般佈置,確實在作戰早期,擋住了漢軍進攻。
然這般佈置雖好,但凡任何一部被擊敗,從而引起連鎖反應。尤其是西側一旦被擊潰,緩坡山嶺被南漢佔據,漢軍將士居高臨下,牛金所部必然敗退。
今久戰之下,關羽洞察到西側緩坡山嶺的形勢變化,發現傅方統率的州郡兵,戰鬥力不行,且因駐守緩坡之故,與大軍各部都存在著不小距離。
既曹仁有這般紕漏,關羽自是派出自己帳下第一猛將留贊,翻越山林間,猛攻駐紮在山嶺的傅方所部。
留贊身高近九尺,身體魁梧鬚髮濃密。因從小生活在會稽,天氣炎熱,風吹日曬,面板頗是黝黑。
披著件甲葉濃密的魚鱗鎧,手持刀盾。因山林陰影之故,他那魁梧的身姿,甚是令人生畏。
為了一擊必得,形成突襲般的效果。留贊決意趁著傅方的注意力被孟達、關平吸引之際,從側面登上山嶺。
在留讚的統率下,近約二千名精銳武士,披堅執銳,行走于山林陰影間。
關羽平山越時,曾收得山越民萬人,以為帳下精銳之用。隨著戰事的頻發,舊山民多有死傷。然幸留下來的山越民不少,關羽精選二千人以為精銳,交予猛將留贊統帥。
對這些山越人而言,翻山越嶺,如履平地。今下小斜坡的奔襲衝刺,實在不是什麼難事。
奔走至坡上,駐守在緩坡上的魏卒發現留贊所部,不由驚慌呼喊,口喊‘敵襲’。
繼而,率先冒出數十名魏軍弓弩手亂箭攢射,似乎想射退眾人。
山越兵毫不驚慌,舉著盾牌,朝著緩坡上則就加快腳步衝去。緊隨而來的同伴握持已經上弦的弓弩,扣動弩機,弩矢破空而出,射倒數名魏軍弓弩手。
少量的弓弩手被壓制住,留贊擔心有大批軍士來援,趁著這個時機,奮力登踏,三步並一步,趕緊衝上緩坡。
身影不停,怒聲暴吼下,留贊用那高亢的喉嚨,喊道:“殺!”
喊聲助威,刀光如匹練般飛起,留贊直接將眼前的一名魏卒連盔帶骨,將臉劈爛,白森森的鼻骨暴露而出,左眼被瞎掉,滾燙的鮮血飛噴而出。
餘光瞥見左側有寒芒掠來,留贊持盾擋住來刀,繼而揮舞手中的環首刀,一刀砍翻魏卒。
幾個呼吸間,留贊身先士卒,砍殺兩名魏卒。
見己家將軍驍勇,山越兵精神振奮,持矛握刀,衝入魏卒方陣中,刀斧揮動間,血光飛濺,魏卒非死即逃,士氣大駭。
有了部下軍士的加入戰鬥,留贊站在高處,這才看清今下戰場形勢,牛金與周倉兩軍廝殺得難捨難分。關平為掩護留贊,率騎卒切入牛金、傅方之間的狹窄地帶,與魏騎陷入廝殺當中。
傅方帳下約有五千人,其之注意力大量被孟達、關平吸引,留在西側守備的軍力僅約數百人。今下傅方似乎反應過來,將陣中多餘的兵力支援過來,嘗試攔住自己所部。
然身經百戰的山越兵,豈是普通州郡兵能對付,且兵力還是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