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停下腳步,說道:“孤欲讓士元出任江淮副督,不知仲邈以為何如?”
“孔明來信,勸孤納交嶺入治。子山出任刺史,坐鎮交州多年,欲平交州,非他不可。故今孤深思人選之下,士元或可任江淮副督,輔佐仲邈治淮。”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孔明勸大王納交州入治,峻以為當是可行。士燮盤踞交嶺已久,交州明順暗逆。得平交嶺,當能強壯我國。”
頓了頓,霍峻說道:“然欲徵交州,及士燮病故動兵實為上計。士燮體器寬厚,深得交嶺人心,不宜輕易用兵。大王若倉促謀交,不能速下交嶺,則必生大亂。”
“今伐交嶺,當出其不意,速戰速決。見事若遲,則謀難成,反受其敗爾!”
士燮作為交州霸主,在步騭南下前,坐擁除蒼梧外的交州五郡。及步騭搶佔南海郡,士燮手上擁有四郡。
士燮的老巢在交趾(今河內),與劉備手上的蒼梧、南海二郡隔著群山峻嶺。如果不能速下交州,等士燮反應過來,集交州之力反抗,霍峻則擔心深陷雨林,打成拉鋸戰。
若打成拉鋸戰,因曹操在北的關係,南漢無法抽調大量兵力南下,屆時那將是場噩夢。不僅嚴重動搖劉備的威望,還有影響之後的北伐。
歷史上孫權早早進入交州,但向交州動手,則是等到士燮病死。趁著交州群龍無首,各地士氏郡守自行其政,方才吃下交州。
聞言,劉備點頭認同,說道:“仲邈所言實為良計,今伐交嶺當不可事遲。”
“左右將霍督上諫之策記下!”
“諾!”
繼而,劉備搖頭而嘆,說道:“年歲漸大,記事多忘,唯有筆墨代勞。”
站在劉備身側,霍峻瞥見劉備鬢角那斑白的髮絲,心中已有所得。
不是劉備不想等士燮死,而是劉備的年紀漸大。今下已有五十七歲,為了留給後代有容錯的空間,以及更加穩固的疆土,劉備必須向地方割據勢力下手。
畢竟劉備看似坐擁益、交、揚、荊、梁、徐六州,然實際上劉備崛起太快,尚有部分的獨立勢力存在於他的治下。如交州士氏、梁州申氏、益州南中等舊地方勢力。
交州士氏作為劉備治下最強大的地方勢力,則是要率先剷除,不可能留給後繼之君劉禪處理。
至於士燮比劉備大了二十四歲,則已非劉備所能考慮,畢竟上一個割據交嶺的趙佗可是統治了八十一年。趙佗熬死了嬴政、劉邦、呂雉、劉恆等中原執政者,一直活到漢武帝時期。
且劉備可不比孫權,孫權比士燮小了四十五歲,自然是有信心熬死士燮。而劉備打了一輩子仗,身上的刀箭暗傷眾多,他自己身體,自己清楚。
當然外部環境也是不同,歷史上孫權在奪取荊州後,西與蜀漢交惡,北與曹魏翻臉,哪有精力顧得上交州。
眼下的劉備則是不一樣,除了北魏外,已無其餘對手。為了鞏固南漢的統治,他必須向交州動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