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霍峻同事十幾年,劉備自以為看清霍峻的能力,不料霍峻總能給他一個驚喜。如瘧疾爆發,霍峻竟然對瘧疾有了解。甚至還寫下能救無數百姓的《控疫經》,其之才能又超出了劉備的認知
霍峻保持微笑,說道:“孔明獨坐隆中,與賢士探討天下之變,得遇明主,施展胸中之所學。市井之中商賈、遊方、術士穿梭往來,峻不恥下問,加之瀏覽群書,方有今下之學。”
“孔明?”
劉備唸叨一聲,忽感慶幸說道:“孤輾轉中原,流落荊楚。幸得仲邈、孔明輔佐,無二君則無備今下之日。”
“大王謬讚,峻多感羞愧!”
霍峻說道:“若大王賞識,峻與孔明二人,怕是一人於市井任吏,一人於隆中耕作捕魚。古來千里馬眾多,但少有伯樂。”
感謝劉備賞識之言,霍峻所說不假。
劉備雖在待人賞罰上有不足,但其卻能識人,能用人,也敢用人。可別小瞧這一品質,凡遇見多疑、掌控欲強的君主,勢必會與霍峻產生激烈的碰撞。
君主要想立業,除能力外,心胸當要寬闊,能容他人所不能容忍。
蜀漢的核心人物,如關羽、張飛、法正、魏延等人,哪一個是性情無缺之人?
別說這些人,就連尋常人也有性情脾氣。
若不是劉備心胸開闊,包容眾人,委以重任,何來蜀漢之基業?
成大事者,心胸不廣,何以聚人?
故而凡成大事者,不論曹操亦或劉備,其之心胸都是寬廣。然對比之下,劉備尤勝曹操幾分。
勝在何處?
劉備敢信人,敢用人;曹操擔憂將領叛亂,強行提拔曹家將鎮守邊疆,凡有能力之文武,多給曹家將打下手。
曹劉之間的不同,讓霍峻多是感謝劉備的賞識器重。若是曹操,估摸霍峻現在都要為曹家將擦屁股,哪有今日之榮?
劉備滿意地點了點頭,笑道:“孤轉戰中原多年,恨無根基之地。顛沛至南方,終成基業。此次北伐不成,但君臣齊心之下,縱有光復中原之希冀。”
接著,劉備話鋒一轉,叮囑說道:“今下瘧病退散,大軍歸國。仲邈還需留守合肥,當是多有辛苦。然仲邈身負國家之重任,切莫輕入瘧營。”
“峻謹記之!”霍峻答道。
長達半個月的零增長,意味著瘧疾傳播路線被切斷。然卻不代表瘧疾消散,當下仍有瘧疾患者。如何處置救治瘧疾患者,一直是霍峻的要務。
南漢軍中患有瘧疾人數合計有近七千人,因瘧病而亡者有五千多人。然期間並非沒有康復之人,在南漢醫師的合力下,有二十幾名症狀極其輕微之人康復。
今瘧營中尚且有千餘人生活在其中,這些人需要霍峻留下善後。
“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