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季漢大司馬> 第383章領兵親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83章領兵親戰 (2 / 3)

“至於江淮之地,劉備、霍峻舉大兵親討,來勢洶洶,此非夏侯惇可御,孤欲領兵親征,兵退二賊。”曹操說道。

劉曄挺直腰板,拱手說道:“啟稟大王,自大王南征淮南以來,留淮陰、壽春二城為鎮,與江淮敵寇角力。壽春城高且堅,糧草盈倉,甲兵充沛,可保數月不失。臣唯憂淮陰,其居淮水之南,怕有失守風險。”

這些年漢魏在淮水少有爆發戰事,不代表雙方沒有動作。南漢疏通巢肥運河以及邗溝,開墾荒田,建立起以六安、合肥、射陽這三座城池作為與曹魏角力的防線。

曹操在劉曄的建議下,則是在淮南搭建起以壽春、淮陰、弋陽為三城為防守核心的淮水防線。

弋陽位於在汝南郡內,其由滿寵坐鎮,兼顧起援襄樊、壽春二處戰場的職務。

壽春為淮水險要,控制兗、豫二州的水路要衝。作為中原之柱,夏侯惇親自坐鎮。

淮陰則是近些年初設,隨著邗溝的疏通,長江水與淮水的聯通,為了阻止南漢的勢力擴張。曹操採納劉曄的建議,重修淮陰城,派三千軍士駐守。

曹操皺起眉頭,說道:“淮南為卿鄉土,熟知淮南地形,今有何見解?”

劉曄弓步起身,說道:“啟稟大王,歷經戰亂多年,徐淮已是凋敝。今霍峻為偏軍,督兵數萬,從邗溝北入淮水,其必取淮陰。淮陰遠離下邳,此將不利臧徐州救援。”

“今曄有一策可獻於大王,或能阻霍峻於淮陰,或能退敵寇也!”

“請言!”

有了曹操的准許,劉曄踱步於堂間,講述他的計策。

“水賊遠行而戰,霍峻精通兵略,我國之大敵,故其鋒不可當。臧徐州治下兵馬雖眾,但多有別統。今徐州之兵,自居其地而戰,兵敗則易散。”

“以臣之見,霍峻重兵攻淮陰,當令臧徐州南下援之,於淮北紮營,行南北犄角之勢,阻霍峻於淮陰;若霍峻行合肥舊法,圍而不攻,當舍淮陰城,堅壁清野,退守下邳,誘其深入而戰。”

“時大王舉兵臨壽春,親戰劉備,縱不能擊敗劉備,但也可保壽春穩固。水賊越千里而戰,久戰不下,兵鋒受阻,不日則可被大王所退。”劉曄說道。

自從荀彧、荀攸、程昱去世,曹操作戰時期的謀臣多有凋敝,如今曹操除了依仗賈詡外,在淮南的事務上對劉曄多有器重。劉曄的表現也不曾辜負曹操的期望,他在淮南戰略上出力不少。

今霍峻、劉備舉兵來攻,敵我之利弊,劉曄多有洞察。

漢兵越千里水道來取徐淮,且是大將霍峻親領。臧霸率徐州之眾,基本上打不過霍峻。既然打不過,就不能硬打。

為了不被霍峻牽著鼻子走,利用淮陰為棋子。堅壁清野,讓霍峻無所就食,從而牽制霍峻兵馬。

霍峻所部被臧霸軍牽制住,劉備則要自率大軍對上堅城壽春以及曹操的大軍。

畢竟臧霸統帥的泰山軍,戰鬥力實在不高,唯有讓他們打輔助,進行側翼牽制。

曹操撫須沉吟,說道:“子揚之言,不可不從。若能固守淮陰,則可令霍峻受限於淮東;行圍而不攻之策,則可讓淮陰自守。讓臧徐州遷民而走,行堅壁清野之策,令霍峻糧絕難進。”

說著,曹操手撐在憑几扶手上而起,說道:“傳令各軍,命于禁、徐晃、曹真、田豫、朱靈、韓浩等諸將起兵。孤將親率十萬大軍,南下壽春親戰劉備。”

“諾!”

望著群起領命的諸將,曹操撫須淡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