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朗善於交友的能力,為司馬懿鋪平了仕途。
司馬朗受河內名士楊俊看重,與同郡的常林、王象、趙諮關係緊密。得父輩關係,司馬朗與潁川士人陳、荀等士族關係也好,司馬懿便是由荀彧舉薦於曹操。
不僅於此,司馬朗與幷州的王凌、賈逵二人關係友善,且與冀州的崔琰關係也好。自荀彧、荀攸陸續病逝後,司馬懿便得到崔琰提拔重用。
以上這些人在曹魏國中皆出任上卿、高官,兄長司馬朗去世後,司馬懿襲承父兄的關係網,透過運營從受惠者,成為施恩者。
司馬氏的篡魏,豈單是司馬懿父子的功勞,而是司馬氏關係網集體作用下的功勞。
“彩!”
曹丕大喜過望,說道:“崔君公正為國,丕豈能不以師侍之?若能得崔君相助,又有賈公言語幫襯。太子之位,多半歸孤所有!”
說著,曹丕握緊司馬懿的手,感激說道:“多謝仲達良言,開丕之頓悟!”
“懿僅出謀劃策,能否得崔君之心,還在公子身上。”司馬懿答道。
“善!”
曹丕的恐慌心情微微褪去,說道:“雖得上卿相助,太子之位可望。然父王一向疼愛子建,今當如何待之?”
孫權捋須而笑,說道:“公子可記得權昔日之語?”
“昔日之語?”
曹丕露出深思之色,進而恍然大悟,說道:“可是昔言楊修性命。”
“正是!”
孫權捋著鬍鬚,說道:“楊修雖有蓋世文才,機智聰明。然為人不知進退,不諳君者禁忌。權深思多時,胸有方略,計策若成,不僅能為公子除去楊修,還能讓大王疏遠三公子。”
“然此策需得公子配合!”孫權說道。
“請仲謀細言,丕願傾力相助!”曹丕打起精神,請教說道。
孫權壓低聲音,將心中構思已久的計策全盤托出,說道:“公子……如此即可!”
——
曹植府,黃昏下,曹植與楊修、丁儀對樽而飲。
念及今日之事,丁儀深嘆了口氣,說道:“殿中大王已有立公子之心,然惜被陳群、司馬懿等人誤事。若無羽翼相助,曹丕將不足為患!”
“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