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曹操遠去的背影,楊修略有呆滯。
孫權路過楊修的身側,臉上隱約露出不屑之色。
論機智,他不如楊修。但若論領悟曹操之意,楊修可不如他孫權。
曹操不因楊修猜中他的心思而不開心,而是在於楊修不曾請示曹操,便擅作主張吩咐工匠改門。
這讓曹操怎麼會開心呢?
孫權說出那番話,實際上是給曹操選擇的餘地,是贊同楊修的話,還是選擇打壓楊修。
毫無疑問,曹操選擇了打壓。他要讓楊修知道別耍什麼聰明,自作聰明地認為猜透他的心思。
楊修趨步趕到曹操的身側,說道:“修錯會魏公之意,請魏公責罰。”
曹操拍了拍楊修的肩膀,笑道:“德祖機智過人,然有時亦當多思,以免有所紕漏。”
“諾!”
“魏公,諸將文武已在銅雀臺,等候魏公親臨。”侍從稟告說道。
“善!”
曹操在侍從的簇擁下,親臨銅雀臺宴。
在鼓樂聲中,曹操趨步而上階。文儒武威皆列站於銅雀臺上,衣冠楚楚而立。武士持斧鉞、戈戟,威風凜凜以示眾人。
“臣等拜見魏公!”
曹操站在銅雀高臺,左右文武齊聲而呼。
“免禮!”
曹操示意左右免禮,笑道:“孤與諸位征戰天下數十年,討董卓,伐袁紹、滅呂布、破烏桓,方中國始安。今日之宴,當酬諸君征戰、案牘之勞,盡情暢飲,興盡而歸。”
“諾!”
眾人拱手應道。
少頃,鼓樂之聲響徹銅雀臺上,武士齊誦讚歌,歌姬盛裝而舞。
曹操手握玉樽,飲酒觀舞,撫須得意。
飲酒間,曹操見坐下馬超悶悶不樂,問道:“孟起,今日大宴為何不了?莫非酒食不如卿意,亦或是歌舞不美乎?”
馬超猶豫少許,說道:“啟稟魏公,關西之地寡有如此盛宴,亦少有如此秀美舞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