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鄴城。
天子以河東、河內、魏郡、趙國、中山、常山等十郡作為魏國之地。曹操行三辭三讓之事,拗不過劉協的冊封的詔書,最終受封魏公。
在許昌受封后,曹操北歸鄴城,立宗廟,設文武。時以荀攸為尚書令,毛玠、涼茂為尚書僕射,鍾繇為大理,王朗為魏郡太守……。
魏國雖立,但世子空缺,頗是讓人浮想聯翩。
曹操身襲魏公袍,威武迫人,楊修、孫權等眾侍從身後隨行。
行走間,曹操卻見有工匠在大門那比量尺寸,似乎在那重新制作新門。
“拜見魏公!”
見曹操而來,工匠跪地迎接。
打量大門,曹操嘴角微揚,問道:“誰讓你等改建此門?”
“這~”
領頭的工匠猶豫少許,說道:“我等聽從丞相之命,改建此門。”
“呵?”
曹操看向左右,淡笑道:“孤何時讓你等改建此門?”
見狀,楊修趨步行至曹操左右,答道:“啟稟魏公,那日魏公於門側寫有‘活’字,門內有活,實乃‘闊’字。修竊以為魏公當是指門太寬,故在下命工匠重建此門。”
“哈哈!”
曹操捋著鬍鬚,皮笑肉不笑,說道:“德祖真是機敏過人。”
“魏公過譽!”
楊修自以為了解曹操之意,跟著笑了幾聲,謙遜說道:“不知魏公滿意此門否?”
孫權心中冷笑,說道:“魏公,權以為此新門太窄了,應當寬些,這般才好看。”
曹操讚賞地看了眼孫權,說道:“仲謀所言有理,此門當寬,不當窄。”
“這?”
楊修頓時懵逼了,是他理解錯曹操的意思嗎?
莫非曹公是指門窄,而非門闊?
曹操手撫在腰帶上,笑道:“孤於門上寫‘活’,並非是嫌門闊,而是讓你等把門加寬些許。”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