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筆吏見馬謖被抓,偷笑了幾聲。對於這個深受軍師器重的馬謖,他們多有嫉妒。
馬謖見是王粲、劉備二人,猛地將睏意散去,連忙起身告罪,說道:“主公,謖昨夜隨軍師忙至三更,精神困頓,望主公處罰。”
劉備瞥了眼馬謖,環顧側堂筆吏,淡淡說道:“前方軍士與敵寇鏖戰,你等居州府切莫懈怠。”
“諾!”
說完,劉備在眾人的目光中走出側堂,讓眾人鬆了口氣。
“主公,軍師醒了,正尋主公!”
侍從小跑而來,報於劉備。
劉備面有愧色,說道:“孔明怎不多睡一會?莫非是孤吵鬧了孔明。”
少頃,劉備領著王粲,走入諸葛亮理事的書堂。
“亮疏於公事,請主公責罰!”
見到劉備入內,諸葛亮雙手捧上劉備的外袍,說道:“君臣有分,亮不敢受此禮。”
劉備扶起諸葛亮,說道:“孔明為國而勞,何言疏於公事?你我君臣一體,何來分別。”
說著,劉備挽著諸葛亮入座,問道:“孔明,今輜重調配如何?”
諸葛亮坐到榻上,說道:“主公,吳楚地廣而民少,今能越千里而援東西,多賴江流縱橫,舟舸轉運。如長沙之糧,順湘水至大江,又逆江而上,運抵西進大軍;亦或是吳郡之糧,走丹徒水,入至巢湖,送到北伐大軍。”
曹操打關中,糧草需要靠河東供給,且還要徵發民夫運糧。而吳楚雖是地廣人稀,開發程度不如北方。但吳楚有最大的優勢,即有水運優勢。
吳楚江河眾多,四通八達,支流匯聚成河流,河流又匯入江水。建於河流附近的縣鄉,常常將糧草搬運到津渡,以最大的速度匯到一起。進而在武漢的調配下,由征伐的船伕運糧到前線。
如此下來,相比需要人背馬拉地將糧草送到前線的北方,南方糧草供給更為方便。
這也是為什麼孫權能常舉十萬兵打合肥,而曹魏、蜀漢常有出現缺糧的狀況,核心在於吳楚擁有水運這個天然的後勤buff加成。
說著,諸葛亮指點記錄有軍輜的輿圖,說道:“今得法孝直、孟子敬迎奉,三峽天險、白帝堅城皆入我手。今大軍又連克臨江、枳縣等城,逼近江州。亮已讓子山屯軍糧於白帝,若得破江州,便可將軍糧移屯江州,供入蜀大軍而用。”
“至於北伐大軍,糧草皆屯於秣陵,由元直赴江東,為仲邈操持軍糧排程之事。”
東西兩端同時開戰,諸葛亮既要操持政事,又要供給糧草,實在忙不過來。故在諸葛亮的建議下,讓徐庶東行至秣陵,調配吳越資源,為霍峻供糧。
說話間,諸葛亮嘆了口氣,說道:“僅是連年征戰,賦稅頗重,軍士少有歇息,民心有怨。仲邈所獻麥稻輪種之法,也因戰事耽擱,難以往下施行。”
“剛剛公淵所送到文書中,便是談及地方民變之事,所幸僅是鄉亭騷擾,嚴懲相關之人,也已平息。”
劉備為諸葛亮倒了盞茶,說道:“仲邈言江淮雨季時,便能取合肥。江北戰事結束,吳越亦可分擔取蜀大軍糧草。”
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主公,此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