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下計策,劉磐亦是果斷,於黃昏時偷偷出城,兼程趕至軍營,召集手下眾將議事。
沅陽亭,武陵軍大帳。
“拜見將軍!”武陵將校行禮道。
劉磐高坐帳中,環顧眾人,沉聲說道:“今漢壽城中有賊人作亂,本將奉使君之命率軍入城,諸位率帳下軍士三千隨行。”
“敢問將軍何時出發?”將校問道。
劉磐弓步起身,說道:“立即出發,今夜奔至漢壽,不可讓耽擱時間。”
“諾!”眾將校領命退下。
劉磐用兵多時,自然知道兵貴神速之理。今下磨磨蹭蹭,等到被眾人發現,他帶軍入城的計劃豈不是前功盡棄。
相較於優柔寡斷之人,劉磐行事果斷。從午間得見劉琦失敗,黃昏歸營調兵,再到率兵入城,其之佈置緊密,絲毫不給他人反應時間。
黃昏下,武陵三千軍士在劉磐的率領下,輕裝趨步急行;時入戌時時分(20:00),三千精銳軍士已至漢壽城外三十里;至亥時四刻時(23:00),劉磐已逼近武陵城池數里之遙。
然劉磐進軍的動作,早被有心人察覺,向霍峻通風報信。
此時霍峻正與諸葛亮對弈,得聞手下來報劉磐的進軍動向,說道:“孔明手段高明,竟能讓劉磐主動引兵上門。”
諸葛亮取黑子落盤,笑道:“非亮手段高明,而是劉磐心有所圖,自當入彀。若劉磐心穩如水,不為所動,縱使亮計策百出,亦是無法動搖其心。”
劉磐動兵從頭到尾就是諸葛亮挖坑,讓劉磐心甘情願往下跳,然後請霍峻出面埋坑。
在諸葛亮入漢壽期間,早就透過士人口碑瞭解過熊翰其人。熊翰心有大志,亦有心機,然能力卻遜色不少。
熊翰探聽到的訊息,幾乎全是諸葛亮放出去的。沅水之誓,唯有劉琦、劉備二人知道。荊楚士人能知,便是諸葛亮的傑作。
諸葛亮早已料到劉磐得知此訊息後,會入見劉琦。故而又在那時,放出風聲,讓人告訴熊翰。言王粲、韓玄、向朗、張存等人慾聯名上表劉琦,求讓劉備繼任荊楚。
然實際上,向朗、張存、習禎等人慾聯名上表劉琦是真,王粲欲參與其中是假。豫章太守韓玄派主簿入城亦是假的,由魯肅親自假扮,故意洩露風聲。
透過種種手段,諸葛亮刺激劉磐舉兵入城。
至於諸葛亮為何會篤定劉磐會用兵,無他!
之前劉磐便有舉兵入城的行為,僅是被潘浚所阻。今時劉磐受激之下,再用兵馬,也不足為奇。畢竟漢壽無重兵,劉備隻身入楚,如此誘惑太大了,容不得劉磐不上鉤。
當然如果劉磐不為所動,亦無用兵之舉,則基本意味著劉磐接受了劉備上位。如此一來,少生一事,豈不美哉!
“將軍,劉磐所部已至三里外,其帳下主簿熊翰已是蠢蠢欲動,欲開西門接應劉磐所部!”斥候稟告道。
霍峻揮手示意斥候退下,無奈說道:“孔明挖坑,今卻要讓峻填坑了。”
“挖坑?”
“填坑?”
諸葛亮又下一子,笑道:“仲邈所說言語,頗是契合亮與君之所為。”
霍峻將手中抓起的黑子,放回棋笥,說道:“劉磐率軍將至漢壽,峻亦要起身去見使君。今日之弈,且算孔明取勝。”
諸葛亮持扇拱手,正色說道:“有勞仲邈了。今日之弈,以亮觀之,可以和局論,你我勝負難分。”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