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子柔弱,性情急躁,若能虛心納諫,依仗賢才,或能勝任。”劉先點評說道:“若使君心有歸屬,先願佐之。”
劉琦嘆了口氣,他明白了劉先的意思,自己選的兩個繼承人太菜了。但不論怎麼樣,他確定繼承人,劉先便願意輔佐。
簡單聊了些許內容,劉先告辭而出。
望著劉先的背影,劉琦突然想起孫策與孫權之事。
那時孫策將江東交予他的弟弟孫權,而不是交給他的兒子,或許知道他的兒子坐不穩位子,唯有弟弟孫權可以勝任那個位置。
那他選擇劉磐會是正確的選擇嗎?
但劉磐勇而少謀,為將可行,出任君主能行嗎?
如果他的兒子不行,劉磐又不行,那誰又能行?
待劉先走後,劉琦問道:“霍南郡何時能來?”
侍從答道:“霍南郡身處公安,以腳程論之,應該還有兩三日能至漢壽。”
“好!”
劉琦在病榻上,等著霍峻趕來漢壽。而此時漢壽城中的荊州士人大部分都知曉了劉琦病重,且隱約知道繼承人懸而未決之事。
州牧府上的拐角處,張存與習禎私下言語討論。
張存嘆氣說道:“使君患病在榻,日漸憔悴。然繼任之人,久議不下,此非明智之舉。”
習禎微微皺眉,說道:“使君今來陸續召見諸位上卿,當有議後繼之事。然久議不定,非是不願,而是不能。”
說著,習禎思索說道:“今能繼使君之位者唯長公子及劉武陵,然此二人皆非合適之人選。今讓二君繼任荊州牧,荊楚前途怕是撲朔難料。”
“且劉揚州非無遠望之人,其胸懷大志,有興復漢室之念,世之梟雄。吳楚今雖同盟,但日後必有糾紛。”
吳楚未來產生糾紛,不難預料,幾乎是明擺著。畢竟劉備名為揚州牧,實則僅有四郡,豫章、鄱陽、廬陵三郡仍在劉琦手上。
然習禎與張存等接觸過劉備的荊州士人,明知未來吳楚可能會產生矛盾,但也不排斥劉備,甚至敬佩劉備。
遲疑少許,習禎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說道:“使君難立繼任者,乃因長公子、劉武陵才略不足以任之。而玄德公之能,足以雄踞一方。使君若能將州牧之位,讓於劉揚州,不僅吳楚糾紛消除,亦能……”
張存略有驚訝,捋著鬍鬚,說道:“然荊楚之地,為先君及使君兩代之所有,使君輕易安能給予外人。””
習禎開玩笑說道:“玄德公可非外人,其乃使君之叔父。且玄德公能握揚、荊二州,即便不能中興漢室,亦能割據一方,與曹操並存。至於使君子嗣,以玄德公仁義之名,必會厚待之。”
張存扶須沉思不語!
本來想二合一,寫得太慢了,先4k字。晚上還有3k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