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季漢大司馬> 第170章擇地舉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0章擇地舉賢 (2 / 3)

“嗯?”劉備將疑慮的目光投向諸葛亮。

諸葛亮輕搖羽扇,說道:“金陵,有天子氣之語,古來知者眾多。主公本被劉荊州忌之,今又移治金陵,練兵秣馬,若有心人進以讒言,恐會讓劉荊州難以心安。主公,以亮之見,不如居治京口。”

“京口者,控衛丹徒水道,上至江淮,下達吳會,水陸便捷。其城池堅固,依山而建,是為險要。”

“今曹操已平河北,主公若欲與之抗衡,需廣積糧秣,招兵練卒,修築城郭,借吳楚之力,阻敵於江北。故亮以為主公當治京口,顯恭順之心,示己為吳會屏障。”

點了點頭,劉備說道:“孔明所言不無道理,金陵雖好,卻非備之所能居。京口既可兼顧丹陽,又可屏障吳會二郡,當選此地為郡治。”

劉琰心念富貴,笑道:“主公,我軍將士多是北方之人,遠離鄉野,不似長公子帳下將校,不知可分京口屋舍及園地桑田與諸將,以安將士之心否?”

“呵呵!”

劉備看出了劉琰的意思,又見眾人皆有如此想法,笑道:“諸位隨備從北至南,又征戰江左數年,威碩不言此事,備亦有此念。”

話音初落,一直不發言的趙雲,忽然發言說道:“啟稟主公,昔前漢之時,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之語,舍孝武皇帝封賞。今國賊非但匈奴,乃有曹操,未可求安也。需天下太平之時,方敢議各返桑梓,歸耕守宅。”

“今江左人民,初遭兵戈,流離失所,無心耕種,當讓其各歸田宅,令安居復業。戶籍已成,可從兵調,或出賦稅,如此可得丹陽百姓之歡心。”

趙雲此言一出,在座眾人面面相覷,心有不悅。

劉備微微挑眉,將眾人神色收入眼底,又看向諸葛亮。

諸葛亮領會意思,拱手說道:“啟稟主公,威碩之言甚有道理,眾文武追隨主公多年,背井離鄉,立下無數功勞,當得居所。但子龍將軍之語,亦是忠君愛國之語。”

“亮觀京口城佈局,乃屯兵之所。今為治所,當兼治民之用,不如修繕宅院讓文武居之;江左地廣人稀,又遭兵亂,桑田廢棄,寡有人領。不如選無主之地,分於將士。”

別看劉琰、趙雲在看田宅問題,實際上劉琰想讓劉備允許他們這些有功之臣,去侵佔京口百姓的良田,進而將百姓變為他們的佃戶。

畢竟沒有一個官僚自己親自下田種地,都是由大量的佃戶及奴婢打理田畝。因而土地兼併,必然伴隨著侵吞人口,隱瞞賦稅的情況出現。

歷史上的蜀漢政權,從入蜀中開始,缺乏根基的元從、荊州將校,為蜀漢竭盡全力效忠的同時,實際上也成為惡龍。西晉滅蜀漢時,將元從、荊州官吏從蜀中盡數遷走,實際上搬遷了數萬戶之多。

趙雲聽出劉琰的意思,作為元從的一份子,自然知道劉琰是在為他們爭取利益,而他卻不太想接受。就如他所說,這些百姓可以編戶齊民,繳納賦稅,出兵作戰。如果他們侵佔了,這些百姓將成為他們的佃戶,從而損害到整體的利益。

作為統治者的劉備自然認可趙雲的意見,但劉備也知道趙雲的意見,僅是他一個人的想法。

你看劉琰、簡雍、糜竺、糜芳、薛永、士仁這些人哪個不希望得到富貴。糜竺、糜芳兄弟作為劉備的天使投資人,傾家蕩產,出資嫁妹,顛沛流離,如果不回報他們,劉備哪裡有臉放,手下眾人亦會離心離德。

至於諸葛亮之語,僅是緩和兩方觀點而已。為他們修建宅院,又分發無主田畝,暫時滿足劉琰、糜竺等人的需求。實際上他們本質需要佃戶、奴婢為他們勞作,方能滿足他們的訴求。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