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斟酌利害,問道:“讓曹操派兵易,就恐其部南下,佔據江北不走。”
“啟稟麾下,我軍有江船之利,若能擊敗劉備,又何懼曹操之眾。屆時瑜統兵攻之,廬江諸縣取之何難!”周瑜自信地說道。
孫權微微頷首,說道:“既然如此,勞煩東部修書向北,看能否為我軍借到兵馬、糧草。”
“諾!”張紘拱手說道。
繼而,孫權又把目光落到周瑜身上,說道:“公瑾,今出征黟山,與劉備爭奪歙縣,當何以對之?”
周瑜沉吟少許,說道:“啟稟麾下,歙縣孤遠,山越盤踞,依阻山險,不服王化。兩軍深入黟山作戰,得山越相助者,如虎添翼。今當以錢糧誘之,當聯合山越諸部,共徵劉備,不可使山越被其所用。”
“山越桀驁不馴,僅以錢糧,恐難以說服。”孫權說道。
周瑜笑了笑,說道:“麾下有所不知,孫討逆征討江東之時,雖未深入黟山,然而孫討逆於黟山中,擒獲祖郎,降服太史慈,威震山越,黟山六縣得以平之。今孫討逆餘威尚在,我等借舊威,又以財物誘之,何愁山越不為我等所用。”
孫策平定江東,威震江東,可不是吹出來的。劉繇、太史慈戰敗投奔向西,太史慈奉劉繇之命,佔據黟山六縣,自命丹陽太守,周圍山越紛紛歸附。孫策先是擒獲祖郎,後降服太史慈,兵威之下,黟山六縣皆服。
如今相比初來乍到的劉備,擁有孫策舊威的孫權,招募山越為己用,難度係數低得多。
“哈哈!”
聞言,孫權面露笑容,說道:“孤得公瑾輔佐,又何愁劉備不敗!”
說著,孫權扶劍而起,沉聲說道:“傳令諸將,進取黟山,孤要與劉備決一死戰。”
“諾!”
……
劉備與諸葛亮站在南昌城樓上,望著作為使者的簡雍驅車東行,疑惑說道:“軍師,遣憲和出使山越,卻不攜帶錢財說之,當真可行?”
諸葛亮輕搖羽扇,嘴角含笑,說道:“我軍欲和山越諸部,孫權、周瑜二人又豈能考慮不到。孫策素有威名,山越服於舊威。我軍初入黟山,不足為山越人所信,故不可與孫權行相同之事。”
頓了頓,諸葛亮提醒說道:“山越百姓多有被漢人或官吏所欺壓,今大軍入黟山,當安撫人心,心和山越。且主公帳下軍士良莠不齊,需嚴肅軍紀,若有作奸犯科,一律處決,不可姑息縱容,否則難得山越人心。”
對於山越,諸葛亮從多方面有過了解,江東之中山越廣漢分佈,山越來源複雜,不僅有蠻族,還有隱入山中的漢人。想征服山越,僅靠武力手段可不行,還需收其心。且丹陽又是劉備日後屯兵之所,諸葛亮安撫之意,也有希望為劉備日後治理丹陽郡打下一個牢固的基礎。
①《英雄記》:曹操與劉備密言,備洩之於袁紹,紹知操有圖已之意。操自咋其舌流血,以失言戒後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