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丹陽,宛陵。
孫權翻閱著斥候送來的戰報,說道:“豫章戰事初平,劉備便欲興兵征討丹陽,攻略黟山諸縣,其糧草、輜重從何而來?”
自失去了豫章、廬陵二郡,江東糧草補給少了大塊。加上賀齊在會稽打山越,兩面作戰之下,即便有張昭、朱治、呂範在江東極力籌備糧草,吳郡府庫裡的錢糧積蓄也漸無了。否則孫權又怎麼會拖到下半年開戰,還不是在等夏收後產出的軍糧。
反而劉備、劉琦二人從去年入豫章,除了被劉表喊回荊州的一個多月,大軍無時無刻不在打仗,今廬陵戰場還在作戰,劉備又準備率軍進攻丹陽,如此充裕的糧草儲備,讓孫權感到頭疼。
張紘苦笑一聲,說道:“麾下,二劉背靠荊州,而荊州戶籍殷實,自劉表單騎入荊州後,境內萬里肅清,群民悅服,穀物盈倉。二劉征戰江東,劉表以荊州供糧,豈是江東可以比之。”
孫權揚了揚書信,說道:“劉備引兵進犯,孤當率兵進御,然黟山地勢崎嶇,非比大江,糧草轉運困難。今我軍糧草供給不足三月,兩軍對峙之下,孤恐糧草不濟。”
張紘捋著鬍鬚,說道:“麾下,揚州刺史劉馥重修城郭,恩懷群寇,興聚百姓,廣屯水田,大治芍陂、七門、吳塘等水利,糧谷充實,今不如修書信向其借糧,以供大軍調動之用。”
孫權眉頭微皺,問道:“曹操遣人向孤索要質子,孤斷然回絕,使其不悅。劉馥聽命曹操,又安會借糧與孤乎?”
張紘露出狡黠之色,說道:“且不言曹操與麾下有姻親之情,就單論來犯之敵乃是劉備,曹操必會答應借糧與麾下。”
“嗯?”孫權略有疑惑。
“麾下有所不知,劉備、曹操於洛陽之時,便互為好友。曹操與其情義頗深,劉備從徐州歸降後,曹操以恩信待之。出入同車,表為豫州牧,左將軍。然劉備以征討袁術之名,殺車胄,佔據徐州。曹操引以為恨,牙咬出血,誓殺劉備。(注①)”
張紘在許昌待過,知道曹操與劉備之間的愛恨情仇,為孫權細細講述。
“所謂愛之深,恨之切。劉備反覆曹操,曹操又豈能不恨。麾下回絕質子之請,與劉備比之又是何如?且不論劉表已佔據荊州,今若下江東,以南抗北,曹操將難以天下。以紘所料,麾下若有求,曹操不僅給糧,甚至還有派兵助之。”
曹操與劉備的關係並非三國演義中描述的那麼簡單,曹操與劉備二人在洛陽相遇,共同募過兵,在起兵反董時,劉備隨之相助。
即便劉備相救徐州,與曹操兵戎相見。曹操也不曾記恨過,在劉備落魄之際,投奔許昌。曹操不僅給予劉備兵馬糧草,還表封劉備為豫州牧。進而平定呂布後,又封劉備為左將軍。
在那段許昌的日子裡,曹操與劉備出則同輿,坐則同席,煮酒論英雄,談論天下大事。曹操深信劉備,派劉備與朱靈擊袁術。而也是這時候,衣帶詔事發,劉備殺車胄,佔據徐州反叛。
當劉備背刺自己的訊息傳到許昌時,可想而知曹操那時候是什麼心情。曹操那時候恨得把舌頭都咬出血,誓殺劉備。
這也是為什麼,曹操南下荊州之時,拿到襄陽後,仍派虎豹騎死命追殺劉備,那是因為曹操太恨劉備了。同時曹操又特別在意劉備,拿下荊州後,幾乎挨個詢問眾人,想了解眾人眼中的劉備。
聽著曹劉二人的愛恨情仇,孫權倒吸了口涼氣,作為渣男的他,立刻捕捉到了敏感點,問道:“公瑾,可需曹操遣兵南下相助否?”
周瑜根據斥候傳來的情報,手指在輿圖上筆畫,說道:“據瑜所觀,劉備有兵分二路之念,其率主力大軍兵入黟山,爭奪丹陽。又命霍峻統轄部眾駐守桑落洲,有出兵江北廬江之意。”
“霍峻有名將之姿,不可小覷。瑜恐孫定武(孫瑜)於江北難以敵之,麾下不如遣使說曹操,看能否派兵南下共擊霍峻。”周瑜說道:“若能擊敗霍峻,孫恭義率偏師進取桑落洲,過江攻取豫章,斷劉備之歸路。”
孫河、孫翊二郡太守身死,所幸孫氏宗室仍有能人。考慮到接下來的戰事,孫權兼領丹陽太守。孫靜之次子,孫權的堂兄孫瑜素有才略,便委任他為廬江太守,統轄孫韶及其舊部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