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宗明天下> 第913章 對戰程朱理學(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13章 對戰程朱理學(二) (2 / 2)

原質等人都慌忙避過身子,但心裡暗爽。皇上對他們幾個如此敬重,給予瞭如此重要的事情,使他們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滿足,一個個紅光滿面的。

並且他們幾個除了一人外,都是信奉周禮,或者信奉董仲舒的人,本來對理學就十分反感。能夠在皇帝的支援下對理學進行批判,是原本想都想不到的美事,如何不高興?

允熥又和他們說了幾句話,重點是強調不能一竿子將理學全部打倒,要吸收理學中的精華,去其糟粕。雖然這話剛才已經說過了,但他很怕他們當做耳旁風丟了,所以要再強調一遍。

聽了允熥最後的囑咐,眾人不管是心裡怎麼想的,面上都點頭答應,隨即除一人外,其餘人等全部躬身退下。

但允熥看著他們的背影,心裡仍舊琢磨著儒學的事情。

允熥在三年前建業二年的會試前決定開始弘揚真正的中華傳統《詩》《書》《禮》《易》《春秋》五經,以期望打破儒學對除忠君愛國之外的觀點的絕對壟斷;可短短三年時間,還遠遠不足以培養出一批精通五經的學者,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暫且對付儒學中最保守的一支——理學。

其實客觀的講,理學並非是一無是處。首先,理學提出了‘天理’的說法,認為‘理在事先’,並且‘理’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即客觀唯心主義觀點,這就比上古時期的主觀唯心主義進了一大步。

並且‘理在事先’的觀點,也是對地方士紳的一大約束。地方上尤其是鄉間,沒有官府來限制士紳的權力,使得理論上鄉間計程車紳擁有無限的權力,這對於地方統治顯然是很不利的,歷史上士紳逼迫百姓過甚使得百姓造反的例子可不少,官府還只能給他們擦屁股。有了一個天下萬物都要遵從的道理,就像西方的騎士的道德一般,多少能夠約束他們一點。

第二,程頤與朱熹先後將‘格物致知’這個詞從《禮記》中挖掘出來,並且提出它的意思是研究事物的本質而獲得知識、道理。這實際上,為中華進行科學研究提供了便利。

第三,理學最早提出了辯證法,朱熹等人的行文也很有邏輯,對培養士子的邏輯性很有好處;而具有邏輯性,也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必備條件,甚至是將事情做好的必備條件。

所以允熥不打算徹底推翻理學。但因為理學同時還存在許多問題,尤其是在後期‘存天理滅人慾’這句話對人性的壓制太過厲害,並且越來越脫離實際,成為束縛人們手腳的教條甚至“以理殺人”的工具,所以允熥也要將理學中的問題全部祛除。於是就有了他今日所做的事情。

允熥站著想了一會兒,回過神來對陳瑛說道:“陳愛卿,真是辛苦陳愛卿了。”

陳瑛馬上躬身說道:“臣不過是做了本分之事,豈敢言辛苦?”

允熥盯著他的後背看,一時沒有讓他平身。陳瑛這個人他算是摸透了,簡單來說,至少現在算不上一個壞人,但功名心很重,為了向上爬近乎不擇手段。對於這樣的人允熥雖然不喜,但也有用處,比如今日在朝堂上公開支援允熥的旨意,要是有堅持的大臣,是萬萬做不出來的。所以對於陳瑛,允熥既要防備,也要任用。

“陳愛卿起來吧。不論如何,你今日做的很好,朕心甚慰。”允熥對他說道:“朕對於實心做事之人一向欣賞,你只要實心做事,朕絕不虧待。”

“臣一定實心做事,不辜負陛下的期望。”陳瑛說道。

允熥又和他說了幾句話,讓他下去;陳瑛臉色略有些變化,但還是恭敬行禮退下。

看著他的背影,允熥自言自語道:“這就想升官?未免將升官看的太容易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