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朕看來,要想江山永固只需做到一件事,那就是百姓有飯吃。普通百姓求得是什麼,不就是有飯吃有衣穿?只要百姓都能吃飽喝足,有幾個人會提著腦袋造反?當年皇爺爺若是能有口安生飯吃,豈會起義?”
“理學宗師總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存天理滅人慾,可普通百姓豈會為了守節而餓死?綱常倫理說得再多,對不識字的百姓也毫無用處,他們不會因為綱常倫理就在捱餓的時候在家餓死,更不會在收成不好的時候為了交稅把打下來的糧食全都交給官府。”
“更何況,朱熹身為理學宗師,卻做下了扒灰之事,就連理學大家自己都如此品德有缺,他們說的這些朕豈能相信?”
“朕一定要廢除皇爺爺定下的這條法令,取消寡婦守節二十年後的旌表門閭和除免本家差役的獎賞。”
“不僅如此,朕還要下旨,從今年起,有王爺病逝妃嬪不必殉葬;朕將來駕崩後,也不需妃嬪殉葬。”允熥在朱元璋過世後對皇帝的女人到底要不要殉葬,出於獨佔欲曾有過猶豫,但最後還是決定取消殉葬。‘就連明英宗朱祁鎮這個古代皇帝都能做到,朕就做不到?’
允熥有些跑題的一口氣說了許多,說的口都渴了,拿起茶杯喝了口茶,側頭見到熙瑤有些發愣的坐在座位上盯著他,失笑道:“熙瑤,你這麼看著夫君做什麼?”
“陛下,臣妾替天下的女子感謝陛下的厚恩。”熙瑤忽然站起來,恭恭敬敬的跪下說道。她有一個族姑,二十多年前丈夫去世後被族人逼著守節不許再嫁,一直熬到五十歲給她兄弟們掙得了節婦的牌匾後不久就死了。這件事給了熙瑤很深的印象,是她童年的陰影之一。所以她此時如此正式的對允熥謝恩。
允熥不知曉熙瑤還有這樣的童年陰影,伸手將她扶起來笑道:“皇后,朕就接受了你代天下的女子對朕的謝恩。”
熙瑤也笑了,與他說笑幾句,說道:“既然夫君讓臣妾去勸說二妹妹,臣妾就去。”
“記得若是她有以此為藉口不婚之意,一定要打消了。”允熥囑咐道。
不出允熥所料,昀蘭得知葉西平陣亡後迅速意識到:這是她不婚的絕佳藉口。她喜歡楊峰,但楊峰又已經有了妻子而無法娶她,所以她本就不願意出嫁,這下正好可以守節為由不婚。她並沒有想的太長遠要一輩子守節,但現在不願意嫁給其他人。
熙瑤聽得她吐露了自己的意思,馬上勸說道:“你不過是成婚前那人歿了,又不是嫁過去後他過世,怎能將自己當做寡婦?何必為此守節?”
“皇爺爺多年前曾經下旨,鼓勵民間寡婦守節,皇家身為天下人的表率,豈能帶頭違背皇爺爺的旨意?”昀蘭馬上說道。
熙瑤早就知道她會拿出這個當做擋箭牌,馬上接到:“你兄長已經決定要廢除這條法令,不再鼓勵寡婦守節,此事也就不必為天下人做表率了。”
昀蘭沒料到允熥會這樣做,一時語塞,但稍後又找出自己的道理來反駁。
熙瑤心知用大道理來勸說昀蘭沒用,說道:“二妹妹,你就是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昀蘊和昀芷考慮。她們兩個不會像你這樣成婚前就喜歡上一個男子,若是她們守寡後想要再婚,但你卻守節,她們二人如何能夠出嫁?”
“更何況,二妹妹,你現在年紀還小,不知道守節的苦楚。這半年來嫂子見不到你兄長,每日都十分難熬;嫂子有個姑姑守節,有時晚上實在忍耐不住,不得不拿刀戳自己的胳膊才能睡下。這節如何守得?”其實還有更好的例子可以舉出來:幾個朱元璋的女兒守寡後雖然並未再嫁,但偷人的事情卻不少。但這樣的話和一個未婚的小姑娘不好說,只能憋在肚子裡。
昀蘭被她說的嚇住了,又想到兩個妹妹,最後終於被她說動:“那妹妹就聽從皇兄和嫂子的吩咐。”
……
……
與此同時,在金吾前衛將士的家人所住的裡坊中的一戶大宅院中,一個年不過二十三四歲的女子躺在床上,面色枯黃,勉強對面前之人笑道:“相公,妾身的病是好不了了,相公也不必再去尋醫了。”
“相公現在這麼受皇上的重用,又是皇后娘娘的表兄,等妾身過世後一定能娶到比妾身更好的女子。妾身只願相公多照看克城,莫要讓他受了欺負。”
“妮兒,你的病一定能好,相公馬上去宮裡求娘娘派太醫來給你看病,一定會將你的病治好。”
他一邊說著,一邊站起來,囑咐下人照看自己的妻子,轉身離開了這間屋子。
滿面病容的女子呼喚不得只能罷了,讓自己的貼身侍女舒兒將耳朵放在她的嘴邊,輕聲囑咐道:“等我死了,若是少爺娶進門的夫人對克城不好,你就告訴老爺,將克城送到老太爺身邊。”
“是,夫人。”舒兒眼睛含著眼淚答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