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我來也再次對他怒目而視,何榮冷笑道:“此事我豈不知?本將軍此時很冷靜,與開戰之前不同。諸位將士放心,我不會再貿然派兵登陸了。”
何榮的話讓大家都疑惑不解:你既然不會貿然派兵登陸,又如何同安南人交戰?
何榮沒有賣官司的想法,馬上接著說道:“我軍與安南人相比,我軍在海安南人在陸,這是劣勢,但同時也是優勢。”
“我軍坐在船上,無論北上南下都十分方便;而安南人並無南北向的河道,調兵不易。”
“我軍仍有陸師十一萬人,安南任何一個府的兵都不可能比我軍要多,即使一次最多隻能登陸兩萬多人,也在大多數城池的守兵之上。”
何榮指著地圖接著說道:“明日我會下令所有搭乘陸師的船隻北上,一路派出小船沿著安南人的海岸探查。安南人不是在所有良港駐兵?這次我下令讓水師探尋只能停靠千料的船的天然港口,這樣的港口安南總不會少,他們不可能每一處都駐兵。”
“但不貿然大軍登陸。而是每一處都派出少量士兵登陸探查,隨後馬上撤回,整個安南從乂安城到西都城所有這樣的港口都登陸探查一圈,甚至兩圈。”
“最後,在西都城與乂安之前選擇一個地方登陸。”
“烽火戲諸侯?”曹泰說道。
“就是烽火戲諸侯。”何榮冷笑道:“安南士兵不可能一直緊繃著精神,我軍第一次甚至第二次登陸都只是探查,等到第三次登陸的時候他們必生懈怠,那就是我軍真正登陸,攻打安南人的時候了。”
“其實,”我來也才說了兩個字就不說了。他想說,其實還有剛好形容何榮之謀的事例。只不過他考慮到何榮和曹泰的面子,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
“但是,這一謀略遷延日久,將軍您,”曹泰又道。
“即使我被陛下撤職,也必然請求陛下允許這一謀略。”何榮說道:“大明不能再這樣損失太多軍隊了。”
“我來也,你雖然著急向安南人復仇,可也要忍耐。”何榮又專門囑咐我來也道。
“屬下知曉。”我來也強忍著憤怒,說道。何榮的謀略是最穩妥的,他即使不滿意也無法反駁。
何榮又與他們討論一會兒,正式定下了這個謀略。
他們商量完畢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寅時了。何榮命令知事潤色一下,寫成奏摺在天亮以後發往海康港。
之後他留下原本在這一帶掃蕩安南漁船的戰船,帶領其餘船隻北上。
在離開前,何榮看著地面仍舊顯出暗紅色的平章,握拳說道:“早晚有一日,我要報了今日之辱。”
與此同時,我來也也站在甲板上,拔出武士刀對著安南人的營地在心中暗道:‘昨日之仇,來日必當十倍奉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