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宗明天下> 番外9:****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番外9:**** (1 / 2)

但允熥才看了沒一會兒,午休時間就結束了。唐瑛聽到走廊裡傳來越來越多的腳步聲與說笑打鬧聲,也趕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允熥將《第二次社會革命》這本書合上塞進書包裡。根據朱師躅的日記,藍天鶴與他閒談的時候聊過歷史,在這個問題上比唐瑛更難糊弄,還是不要讓他看到自己在看有關第二次社會革命的書比較好。他將這本書放進書包後沒多久藍天鶴就回到了教室,又過了五分鐘上課鈴打響,下午第一節課開始。

下午的課是兩節國文與兩節物理。國文課允熥毫無問題,畢竟他才從一個極其講究文字的時代過來,這節課講的又是古文,宋代蘇洵的《過秦論》。他甚至想要糾正這個老師對某些詞彙的釋義錯誤。

但物理課就不一樣了。雖然他第二世的物理學已經發展到了牛頓三定律,這也是中學物理的重點,但他老了以後已經不關心最新的物理學進展了,全部交給昀芷負責,聽物理課有些吃力。好在這不是考試,他還能應付老師的提問。

第二節物理課結束後,允熥照例沒有上晚自習,和藍天鶴一起離開學校,先吃了晚飯,然後回家。

回家的路上他經過了小區附近的雜貨店,偶然撇了一眼,見到店內有兩個穿著制服的警察在與店主說些什麼。允熥覺得有些奇怪。大明對於警察的管理還是很嚴格的,嚴禁下班後穿制服。現在已經是下班時間了,他們還穿著制服,顯然是在調查什麼。但一個雜貨店老闆,能有什麼可調查的?

雖然有些奇怪,但允熥很快將這件事拋之腦後。他返回家裡,放下書包,立刻拿出《第二次社會革命》這本書,坐到書桌前繼續看起來。

“……,整個帝國已經變成了一片乾柴,只等一顆火星,就能將它點燃。”

“這顆火星很快出現了,這就是從西方流傳過來的**主義思想。**主義最早在拂菻文藝復興後期被提出,提出的人名叫托馬斯·莫爾,英格蘭人。他最初的職業是律師,後來從政,先後擔任國會議員、財政副大臣、國會下院議長,以至大法官。復興歷168年西元1535年因反對亨利八世兼任教會首腦被處死。”

“托馬斯·莫爾是一個關心社會公平,關心普通民眾生活疾苦的人,擔任律師與國家公職的生涯又使得他能廣泛接觸社會各個階層,所以晚年寫出了《烏托邦》一書,提出理想的社會應當實行公有制,人們在經濟、政治權力等方面完全平等,按需分配;官吏由秘密投票方式產生,職位不得世襲;居民每天勞動六小時即能滿足社會需要,其餘時間從事科學、藝術、智慧遊戲活動;沒有商品貨幣關係,金銀被用來製造便桶溺器,奉行一夫一妻制和宗教自由政策。”

“莫爾明確提出:私有制乃萬惡之源,使‘一切最好的東西都落到最壞的人手中,而其餘的人都窮困不堪’。只有完全廢除私有制度,財富才可以得到平均公正的分配,人類才能有福利。”

“在莫爾之後,義大利人托馬斯·康帕內拉等人也先後發表過有關**主義制度的文章,完善併發揚**主義思想。最終,在復興歷345年(西元1712年),法蘭西思想家、革命導師摩萊裡發表了《**主義宣言》一文,明確和高度概括了**主義思想,明確提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概念,並且指出如何建立一個實行**主義制度的國家。”

“《**主義宣言》一經發表,立刻在拂菻、中原與大明部分藩屬國掀起軒然大波,資本家瘋狂指責**主義思想,但工人與農民被深深吸引。尤其**主義思想與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會有類似之處,更是在帝國聯邦內部引起巨大反響。”

“在**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工人越過工會,更加廣泛的團結起來。昭帝在位時出現並發展壯大的工會本來是保護工人與資本家談判爭取權益的組織,但在第一次社會革命後,工會上層卻與資本家勾結起來,壓迫工人。工人在失去工會後,更加難以組織起來,無法與資本家對抗。隨著工人更廣泛的團結起來,工人重新與資本家進行對抗。一時間,工人運動此起彼伏。”

“資本家當然不願對工人讓步,他們寧願僱傭大量打手鎮壓工人運動,也不願給工人漲工資。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工人組織提出了更為激進的口號,甚至發動起義。但他們無一例外都失敗了。被資本家控制、有軍方支援的國家,是普通民眾無法推翻的。但就在此時,發生了一件預料之外的事情,改變了局勢。”

“這件事情,就是344年爆發的印度變亂。在征服印度後,印度逐漸成為帝國最重要的殖民地,它不僅是原材料供應地與商品銷售地,還成為了帝國的兵源地。許多婆羅門教徒成為帝國士兵,跟隨漢人組成的軍隊征戰四方。”

“帝國在印度的統治一開始注意維護當地婆羅門王公的利益,但在資本家掌權後,為了獲得更多利潤,他們開始侵害婆羅門王公的利益,加重了帝國與婆羅門王公的矛盾;同時,總督府逐漸開始推行漢化,又引起了普通婆羅門教徒的不滿。”

“變亂的導火索則是子彈潤滑油的傳言。在印度士兵中一直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帝國用牛脂做潤滑油塗在彈上。當時在裝子彈之前,士兵必須用牙齒咬破彈殼,婆羅門教徒忌諱用嘴接觸禁忌牛的脂肪,對此十分不滿。儘管帝國軍官反覆宣稱這種說法是謠言,但印度士兵並不相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