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郎朗的讀書聲在一座小小的房舍內響起,飄蕩到牆外;正在牆外勞作的、面板黝黑的人們聽到這陣讀書聲,臉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這片土地上竟然能聽到讀書聲,真是不容易。”就在傳來讀書聲的房舍窗外,兩個大漢正站在窗外看著屋內讀書之人,其中一個大約四十多歲的大漢感慨道。
“這也是多虧了六哥。弟弟來的時候根本沒有帶書,只帶了幾個本子,就連記事用都不夠,自己造紙一時半會兒也不能成;還是六哥帶來了許多書本才讓弟弟免於困境,還有了多餘的書本能夠教導當地人讀書。”他身旁那個三十來歲的大漢笑著說道。
“十二弟,你就別誇你六哥了,主要還是你自己做得好,六哥只是錦上添花。只不過,”年紀大的壯漢頓了頓,又道:“我有些疑惑,為什麼要教導他們讀道德經,而非論語?”
“六哥,你應當還記得你剛來的時候弟弟與你說的,降服金川城外那一戰的經過?”年紀略小的大漢說道。
“當然記得,齊立卡帶領他的部族夜晚襲營,但被你的兵扔了幾個手雷就嚇住了,以為是天神的使者,馬上跪地投降。”年紀大的壯漢想起這件事就忍不住要笑,雖然他自己也已經遇到過這種情況了。
這個年紀大的壯漢,就是去年建業七年從大明本土出發趕來漢洲大陸的原楚王、現殷王朱楨,那個年紀略小之人是建業四年就抵達漢洲大陸的原湘王、現商王朱柏。
朱柏在建立金川舊金山、落金洛杉磯兩座城池後,因為聽南下探索返回的方鳴謙說在南方距離落金城數千裡外有擁有文明之人,擔心繼續向南發展會碰上他們;而且他手頭只不過有三千人,需要照看從金川城到落金城之間兩千多里的地盤,即使都是野人也已經力不從心,所以決定停止向南發展,專心經營這兩座城。
建業七年朱楨來到漢洲大陸後,他們二人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分了帶來的人口與物品,又約定以北緯32.5度為界,以北的所有領土與野人都是屬於朱柏的,以南的所有領土與野人都是屬於朱楨的。朱柏還給了朱楨上千個已經經過教化的金川野人和上萬個沒經過教化的野人。
利用這些野人,朱楨先在北緯32度左右修建了一座小城作為自己的駐地,命名為金戈聖迭戈城,然後以這座城為起點向南擴張。
他很快將整個下加利福尼亞半島納為己有,因此地緯度接近他原本的駐地武昌,是以命名為漢武昌半島;選定了加利福尼亞灣內的一處地方作為自己新的統治中心,命名為宜安城佩尼亞斯科。他又役使新徵服地方的野人修建了一條從宜安城至金戈城的軌道聯絡兩地,最近才剛剛全線貫通。
朱楨隨即帶著護衛從宜安城出發坐著有軌馬車來到金戈城,又坐船來到落金城,說是有事要與朱柏商議。可他到了落金城後,卻並未馬上與朱柏商議事情,而是換了一身便服要在城內轉一轉;朱柏不知其意,也換了一身便服陪著他在城內轉,就轉到了這座剛剛建立起來不久的學堂外。
朱楨對於這座學堂的出現十分驚訝。他上次前來的時候可是還沒有的。而且這座學堂內讀書的孩子面板黝黑,分明是當地的金川野人。
“既然六哥還記得,那就知道,當地的野人十分愚昧,被火器一嚇,就覺得咱們是天神的使者,而且是一位十分厲害的天神的使者。只要以神的名義讓他們做事,他們不僅不敢不做,而且十分認真、努力去做,比咱們從中原帶來的人更加勤勞。要他們供奉吃食,他們就馬上去打獵、抓魚;讓他們奉獻黃金,他們馬上就去找黃顏色的亮晶晶的石頭;要他們蓋房子,他們就去森林中伐木。”
“既然如此,雖然咱們並非是神的使者,但假裝一番又有何不可?至於這個尊奉的神,就是一氣化三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靈寶天尊三位;教導他們行的禮儀,自然也就是道教的禮儀,教導他們讀的書,當然就是道德經。”朱柏回答道。
“可是,教化蠻夷之民,不是應當以儒家為先麼?”朱楨道。
“六哥,咱們兄弟也是在湖廣鎮守了許多年的人,也帶兵清剿過蠻夷部族。你說,在當今陛下派出醫生前往各處部族為當地人治病治傷前,有幾個頭人會在部族裡教導族人學漢字?頂多是選幾個用來與官府打交道的人學漢字漢話而已。”
“可陛下派出醫生後,學漢話漢字的人是不是多了?即使以後當不成醫生,自己受了傷總能多一種救命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