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宗明天下> 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15章 金融改革——金本位 (2 / 2)

針對第二點,允的辦法就是軟硬兼施,讓各地寺廟、道觀開設的錢莊、當鋪負責兌換。這種事情是不能交給官府的,若是交給官府,必定會產生大規模的貪汙行為,靠監管體系根本沒用。因為涉及的地方太多,又不像是稅收有比較固定的額度,何況就連有固定額度的稅收還有無數人伸手,根本監管不過來。

所以必須讓私人來做這件事情。允想來想去,最後選定了寺廟、道觀。首先,寺廟、道觀有固定的經營場所,不會跑路,可以成為穩定的合作伙伴;其二,全國每個縣都有寺廟、道觀,府就更不必提了,能夠達到允的要求;其三,寺廟、道觀除了金融業的利潤,還有其他收入來源,不至於因為兌換寶鈔墊付一大筆錢而陷入經濟困難;其四,允即位後將捆在寺廟、道觀脖子上的繩子鬆開了一些,因為對經營生意的放開他們都賺了不少錢,對朝廷更為信任,同時朝廷現在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讓他們做,他們知道朝廷不會輕易違背許諾,也願意接受這個差事;其五,就是若他們不答應,朝廷有辦法強迫他們答應。

實際上,允就是將這些寺廟、道觀開設的錢莊、當鋪當做後世的地方性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社來看待的。後世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社遍地開花,現在允沒能力弄一堆國營的,只能弄一堆私營的。反正除了中國,絕大多數國家的商業銀行都是私營的,也沒什麼問題。

對第一點,也就是為了解決幣值不穩定、必須讓寶鈔與價值穩定的東西掛鉤一事,允琢磨了很長時間,最後決定將寶鈔與黃金掛鉤,寶鈔與黃金間實行穩定的兌換比率,也就等於近代許多國家實行的金本位。

金本位,對於瞭解過世界金融史的人來說應當不陌生。最早實行金本位的國家是英國,西元1717年著名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在擔任英國鑄幣局局長的時候將每盎司黃金的價格固定在3英鎊17先令10.5便士,金本位由此誕生。一直到西元1971年米國正式放棄金匯兌本位制,共實行二百多年。

金本位的含義就是以黃金作為國家的儲備金,其它所有能當做錢花的東西,不管是紙幣、白銀還是銅錢,統統與黃金掛鉤,一個人拿著以上三種東西,在銀行只能兌換黃金,不能兌換其它。金本位具體還分為金幣本位、金塊本位和金匯兌本位制。有人認為它是最好的貨幣制度。

金本位到底是不是最好的貨幣制度不好說,但它確實是能夠解決允面對的問題的貨幣制度。黃金是最堅挺的貨幣,除了與世隔絕、生產力也很低下的漢洲大陸外,其它所有地方都用黃金來做貨幣,將寶鈔與黃金掛鉤,足以打消人們對於寶鈔的不信任。同時因為黃金太過通用,至少在整個東方地區,不同地方幣值不會有多少差別,不至於讓某個地方的人吃虧。

當然,其實銀本位也基本能做到同樣的事情,白銀的流通範圍不比黃金差多少,世界各地也普遍當做貨幣使用。但近代世界各國都通用的是金本位,只有極少數國家,比如中國、墨西哥等使用銀本位。允的金融學學的不精,不知道金本位比銀本位好在哪,但‘既然世界通用的是金本位,應該更加適合的吧。’允如此想著,決定實行金本位。

在從伊吾返回京城後,他就想進行貨幣金本位改革,但當時更加重要的是軍事改革,貨幣改革就向後推了推。熙瑤又勸他即使想要改革也不必著急,不要累壞了身子,何況他在實行金本位之前也要做些準備,就推到了今年。

又恰好於此時,第二批從漢洲大陸返回的船隻抵達,又運回來三萬兩黃金,讓他實行金本位的信心更加充足,於是他決定正式進行貨幣改革,實行金本位。

但這一切他很難向陳迪解釋,即使解釋他也聽不懂的,只能一笑了之。

陳迪見皇上笑了笑沒有說話,知道允不會解釋了,雖然有些不解,但也只能放棄詢問的打算,問起了其它。允對於這件事很重視,十分詳盡的向陳迪解釋。

待陳迪的問題解答完畢,允又對他吩咐道:“你下去後先讓戶部準備起來,朕打算從下月初一起允許兌換金幣,能提前準備的都要做好,以防到時候忙中出錯。”

“另外,整頓京城錢莊、當鋪行當之事,你也要提前預備起來。”

“是,陛下,臣遵旨。” 2k閱讀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