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宗明天下> 第1245章 真正的學校——教育的目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45章 真正的學校——教育的目的 (1 / 2)

“陳卿,五城學堂的學生,將來畢業後又不是要入朝為官,為何要讓這所學校成為朝廷的學校?”允熥的神情略有些變化,但隨即恢復正常,說道。

“陛下適才還說是在為以後培養輔佐之臣,現下為何會說他們以後不會入朝為官?諸位郡王殿下難道不是要在五城學堂學習如何輔佐陛下與諸位親王殿下?”

“陳卿,你想差了。大明各處都有私塾教導未考中秀才的童生讀書,是否這些私塾也要歸於朝廷?在朕看來,五城學堂就是私塾。”

“五城學堂如何能與私塾等同?”

“五城學堂為何不能與私塾等同?私塾所招收的學生為從未進過學的童生,五城學堂招收的學生也僅為十二三歲之人,五城學堂就是一所私塾,只不過這所私塾的學生都是大明宗室或勳貴而已。”

“而且朕要在五城學堂內教授宗室或勳貴子弟的,也並非是治國理政之學。朕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把他們培養成有道德、身體康健、對各方面都有所瞭解的人,而非官員。他們即使從五城學堂畢業,也不會立即為官,若是為官仍需觀政。這與讀過私塾之後考中秀才之人一般。現下秀才若是為官,必須考中進士或入國子監上學。”

“由此看來,五城學堂的畢業生與秀才類似,既然童生讀書之學為私塾,五城學堂也應當為私塾,不應由朝廷負擔起學校的開銷。”

陳繼看起來被他說服了,雖然他並不認為五城學堂的畢業生前程與秀才一樣,但依據允熥的話,五城學堂的性質確實與私塾一樣;學費雖然肯定很高,但學生都是勳貴也不差這點兒錢。

可允熥自己知道,他對陳繼說的理由,只是藉口,並不是真正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是允熥想要建立一所自由的學校,真正自由的學校。

適才允熥對陳繼說設立學生會,並且由學生推選學生會幹事與班長,是為了去行政化,而他當時沒有說的是,之所以要去行政化,以及不讓五城學堂歸屬朝廷,就是為了能夠建立一所自由的學校。

後世中國的教育制度一向被國人所詬病,就連國家也知道有問題,多次說要改,也確實進行了改革,實行了‘素質教育’,但老百姓們只是發覺用在孩子教育上面的開銷越來越大了,可教育制度並沒有實質變化,中學生和小學生的學業負擔仍然很大,大學生,許多大學生,即使成績不差,仍然學不到多少對工作有用的東西。

而之所以會這樣的緣故,就是國家對於學校的控制。

坦白的講,國家控制學校,未必是出於壞目的。國家其實是很想保證公平的,要儘可能採用一種公平的方式來衡量所有學生,以便讓學生們能夠透過一種公平的競爭,來選取誰能上中學、大學。

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必須去掉那些不容易量化的東西,給所有學生髮一套標準答案,考試按照標準答案答題。這樣一來,從形式上就保證了公平。而學校行政化,是為了實現這個目的的手段。

但問題在於,那些不容易量化的東西,才是在實際的工作、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而那些標準答案,除了極少數做學問的人外,其他人都用不到。國家這種教育方式,其實違背了教育真正的目的——順利就業。不能讓學生學到有用的東西,難以順利就業,再公平又有什麼意義?

同時,不同學生的天賦是不一樣的,有些人擅長數學,有些人擅長作文,有些人擅長化學,有些人擅長曆史,可最終考試所有人這些科目都要考,那些偏科的人即使自己擅長的科目考的再高,總分上不去也考不上好學校。更何況有些人擅長的就是不可量化的東西,這就更不公平了。比如《哈利波特》裡的納威隆巴頓,他除了草藥學其它科目的成績都比不上赫敏,擱在中國納威一定是考不上好大學也當不上教授的,反而赫敏能夠考上好大學留校任教,但納威教的草藥學肯定比赫敏要好。

另外,國家控制學校還有另外一個目的,那就是控制學生的思想。其實這是傳統通病,歷史上張居正不也打擊過私人書院?根本原因還是國家要透過控制人的思想維護國家穩定。

對於這一點,允熥的想法也與歷朝歷代的統治者有所不同。嚴厲思想控制的結果就是國家毫無進步,最典型的例子當然就是滿清,歷朝歷代雖然都想控制思想,但因種種緣故,到了王朝中後期控制力都不太高,即使有科舉制也免不了各種‘異端’學說流傳;但滿清一直到鴉片戰爭前還牢牢地控制著知識分子的思想,使得滿清的進步水準是歷代最低。所以為了國家著想,不能對思想控制的太過嚴厲。

可思想放的太鬆,很可能導致大明這樣一個面積廣大的農業國家難以維持統一。必須在這中間找一個平衡。允熥左思右想,最終決定在京城的貴族——這個允熥確定的維護國家統治的聯盟——開一道口子。

而為了實現允熥的目標,他就不能僅僅侷限於讓五城學堂是一個私人學堂,還必須有其他配套措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