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過了數月,很快到了八月份。
……
……
八月初九這一日一早,楊峰按時來到乾清宮上值。他走進前殿,與同僚打聲招呼,就坐下來開始一天的工作。
不過雖然說是工作,但其實他也沒什麼事情。昨日是朱元璋誕辰七十五週年,允前日就帶領全家和在京的所有藩王去孝陵祭祖了。既然皇帝不在,無論是商討朝政還是草擬聖旨之事都沒有,至於票擬摺子,五軍都督府的摺子本來就少,又有李須虎這個秋輔官在,他一天也撈不到幾份摺子批答。
所以楊峰將茶沏好後,就拿出一本書看了起來。只見書的封面上寫著《撒馬爾罕國概要》。
任何一場戰爭,都不是能夠輕易發動的,所謂為將者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實力相差不大、將領的指揮才能也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情報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但允對於哪些情報重要那些情報不重要的觀點與這個時代的人不太一樣。允認為,人口多寡、糧草多寡、社會組織構成、軍隊組織構成、國內百姓對打仗是否支援、軍隊將領對打仗是否支援、士兵計程車氣如何等事情,比戰術級別的情報要重要得多能提前得知敵軍將要伏擊自己的情報當然十分重要,但在雙方大軍已經互相駐紮在幾十裡外要當面硬碰硬的時候,戰術級別的情報就不那麼重要了。
尤其是社會組織構成,中華之人對於這一點的重要性一直認識不足,以為全天下都是和中華一樣的社會構成,頂多以為與春秋戰國時代一樣,不大能意識到宗教等其他要素的重要作用,即使他幾次強調此事,成效也不大。
為了普及自己的觀點,提高戰爭獲勝的機率,允即位第二年就下令秦藩的人與錦衣衛合力派人去撒馬爾罕國的地方蒐集這些情報,哪怕是白菜的價格也要記下匯總傳回來,在去年年底初步編寫了這本《撒馬爾罕國概要》。
楊峰津津有味的看著。這本書涉及到了許多撒馬爾罕的風土人情,對於中原之民來說很稀奇,所以楊峰看的很投入,不時小聲嘆道:“原來如此!”“為何會如此?”“這個風俗好奇怪”等等。
中午吃過午飯,楊峰也沒有去他們可以睡午覺的殿閣,而是就在乾清宮內找了一個背風又遮陽的亭子,坐下看了起來。
他正看著,忽然感覺身旁似乎有人喘息的聲音,忙側頭一看,就見到一個身穿侍衛服色的人站在他身旁,眼睛盯著他手上的書。
“陳侍衛對此書很好奇?”楊峰認得這個叫做陳立傑的侍衛。
“楊大人恕罪。”陳立傑馬上躬身行禮道:“下官在這附近值守,聽到楊大人一邊看著書還一邊嘀咕著什麼,心下好奇,於是湊過來看一看。不想書中寫了這麼多的奇聞異事,所以忍不住看了起來。”
“這也沒什麼。陛下並未說此書不得其他人觀看。只是,你認識這上面的字?”楊峰記得和李波打聽宮內侍衛的時候,聽他說起這個叫做陳立傑的侍衛是獵戶出身,機緣巧合之下來到允身邊為侍衛,應該不認識字才對。
“楊大人,在下來到皇上身邊為侍衛後,因看皇上身邊原來的侍衛都識字,所以也自學文字,那書上的文字差不多都認識。”陳立傑答道。
‘他是建業二年初才來到陛下身邊為侍衛的,到今年才三年,就認識了這麼多字,了不得啊!當一個侍衛有些屈才了。’楊峰在心裡想著。
不過他卻沒有說此事,而是對他說道:“我記得陳侍衛你為正六品,在下現在才正七品,可當不起你大人的稱呼,,直呼我的名字就成,或者叫在下楊通事、楊舍人也可。”
“楊大人現下雖然僅僅只是正七品,但皇上對大人十分重視,下官萬萬不敢直呼大人的名字。況且依照規矩,駙馬為從一品,下官稱呼大人也是應當。”陳立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