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允正式下旨讓楊峰尚主。楊家人當然非常高興。不對,非常高興都不足以形容他們家人的高興程度,楊峰的老爹當場就高興的暈過去了,他的幾個成年的弟弟妹妹也都樂瘋了,在宣旨的太監離開後圍在楊峰周圍不住的恭喜。他們家的族親得知後,更是組團來恭賀。
只有楊峰的母親王氏私下裡悄悄對楊峰說道:“峰兒,你尚了主,是咱們全家的榮耀,但對你自己未必是好事!皇家的公主咱們家也管不得,若是生性嬌縱可就苦了你了。”
“你從前不是也在皇上身邊當過侍衛?可知道中山公主的性情如何?”
“娘,中山長公主性情很好,絕非刁蠻之人。”楊峰答道。
王氏又仔細詢問幾句,才鬆了口氣說道:“這樣娘就放心了。”
雖然允這道聖旨並未大肆宣揚,但建業朝頭一次有公主下嫁豈會不引起眾人的注意?更何況楊氏族人恨不得宣揚的全國人民都知道,所以當日下了朝後沒多久在京的文武百官都已經知曉了。
與楊峰關係不錯的武將以及少數文官馬上也命下人準備禮物,等著下值後去恭賀;和楊峰很陌生的,一些武將大多想著如何靠上去,其餘的則暗暗注意以後不要得罪了他。
大多數文官都覺得不太妥當,不過也不會為此上摺子;但有一小部分文官很反對此事,激烈的上奏摺進諫。
允早就料定會有進諫的人了,所有進諫的奏摺全部親自看一遍,對僅僅指出公主殿下嫁給鰥夫不妥當、言辭也不甚激烈的人當做沒看見奏摺,但對於洋洋灑灑引經據典寫了一堆或者言辭激烈的全部下旨予以申斥,並且列入預備貶斥的行列中。
這場風波過去後,楊家就開始預備起婚禮來。由於楊峰是要與公主成婚,楊家生怕顯得簡陋,所以竭盡所能預備婚禮,家裡這些年積攢下來的錢差不多都會被花光。楊峰二弟的老婆有些不滿,但也不敢公開說,只得在自己的院子裡與丈夫抱怨。
楊峰第二天一早就來宮裡上值,半路上很是被當年的同僚嘲笑了一番。他當侍衛的時候調到允身邊後就是七品,後來一路升到正四品,當副將後掛了正三品的銜,現在竟然又來當正七品的通事舍人。與楊峰還算熟悉的李波查驗過他的手詔後笑道:“楊通事,快來參見上官。”
“一邊去!”楊峰也笑了:“雖然你現在的官銜比我高,但也管不著我,算什麼上官!”
“就是不算上官,也比你官大,面見高官豈能不行禮。”
“好好好,見過李大人。”楊峰也就開玩笑似的躬身說道。
嬉鬧過一陣,楊峰走進乾清宮。秋輔官李須虎見到他點點頭他昨天下午已經知道了楊峰要來當通事舍人的事情,雖然很驚訝,但也沒有多說什麼,此時與楊峰寒暄幾句,還回憶了一番當年他在詹事府任職、楊峰當侍衛時候的往事,安排了一個座位。
不一會兒允下朝回來,見到楊峰就把他叫到身邊笑道:“楊峰,冊封你為中山長公主駙馬的聖旨已經擬好下發了,從今日起,你可就是朕的妹夫了。”
楊峰不知如何接話,只是微笑著。好在允馬上繼續說道:“不過雖然你是朕的妹夫,也要禮敬上官與同僚友好,千萬不能擺出駙馬的樣子來。”
“做事也要勤勉,朕用人只有四個字:公忠廉能,越貼合這四個字的朕就越是提拔。祖宗的功勞可以讓人一輩子錦衣玉食,但可不是直接為官的依據。”家裡人的話昨晚已經說過了,今天就是公家的話了。
楊峰馬上躬身答應。他當初能夠被朱元璋選中到允身邊為侍衛就是因為謹慎的個性,即使沒有允的吩咐也不會儀仗自己駙馬的身份到處招搖的。
允叮囑過後,又道:“今日你初來,恐怕對朕的內閣如何運作尚不熟悉,就先熟悉一番。你退下吧。”
楊峰答應一聲,躬身退下。
在座的舍人們都對他十分客氣,有人甚至將他當做上官來對待。雖然大家都沒有想明白皇上為何任命楊峰為通事舍人,但他顯然不可能是撲街了,後來聽聞他成為駙馬後更確定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