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道教的神仙原本完全沒有任何等級關係,也沒有上下級隸屬關係,只是隨著種種神話的傳播人們覺得哪個神仙非常牛逼,哪個神仙怎麼樣,怎麼樣的。
允熥決定以三清為道教神仙的首領,甚至提前編出了一部分《封神演義》的內容來傳播,讓大家以為三清是道教中最高階的神;並且給其它的神仙也各自分出了等級。
第二個重點是傳教方式。道家不講輪迴,允熥也覺得道教和佛教有所區分不是壞事,所以沒有強行在道教中增加輪迴的內容,傳教則是以飛昇成仙為吸引教徒的主要手段。
根據玉璣子的建議,明確規定神是天生的,但仙是普通人可以修煉成為的,並且編寫戲曲宣揚玉皇大帝飛昇成仙的故事。
還有其他林林總總的改革措施,不過都不太重要了。
這幾個大派的掌門看完了這張紙,李玄宗對允熥說道:“陛下,區分神仙倒也是理所應當,宣揚飛昇也十分妥當;但將原本沒有上下級之分的神仙分為上下,尤其是以神在上仙在下,貧道覺得,是不是還要多思量思量。”
龍虎山的張真人、泰山派的東靈真人也說了類似的話。
允熥在他們說話的時候並未插話,等他們都說完以後問道:“你們可還有其它的話好說?”
這幾個人覺得允熥的臉色不對,沒敢接著說話。
見幾人不答,允熥說道:“朕今日不是來和你們討論的,而是來向你們下達命令的!朕已經和其它的幾位真人反覆修改過了,覺得這個沒有問題,雖然可以有一些小修小補,比如某位神仙的地位,但大體上不必再修改。”
“你們返回自家的門派後,就按照這個教導信徒。若是誰仍舊不聽朕的話,朕就廢了他的掌門之位;若是繼任的掌門仍舊不聽從朕的命令,就不要怪朕的手段了!”
允熥對於他們討論來討論去也沒個結果十分厭煩。這些道教徒的行動力遠比不上佛教徒,允熥讓少林寺等寺廟的高僧研究如何對西域更好的傳教,他們可是很多教徒去西域身體力行的傳教,隨後給出許多十分管用的意見,提高所有僧人傳播漢傳佛教的效率。
見到允熥如此堅定,他們幾個神情一連。雖然他們仍舊覺得允熥這是邪道,但他們也不敢再違背允熥的命令:他們自己不怕死,但害怕本門斷了傳承。
所以李玄宗說道:“貧道知道了,等貧道回到武當山後馬上供奉起三清的雕像,位在真武大帝之上。”
龍虎山張真人和東靈道人也紛紛說道:“貧道回到龍虎山(泰山)後,一定供奉起三清的雕像,並且位列首位。”
不過東靈道人還好,他們泰山本來就供奉三清,影響不大;龍虎山和武當山就悲催了,被迫加上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