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扶桑人辦事也太不靠譜了,明明已經囑咐了他們預備足夠一千多人的房屋,怎麼房屋還不夠。買這些房子花了很多錢吧。”朱孟炯說道。
“錢倒不太多。從當地人的臉色可以看出他們覺得已經佔了大便宜,但價錢也並不高,比應天府鄉下的房子便宜多了。看來扶桑這裡的物價極低,百姓非常窮困。殿下不如多買下一些地方和房子,將來一定能漲價很多。”方鳴謙答道。
方鳴謙自己已經出錢在橫濱附近收購了一些地皮,就等著升值了。他們方家從元末起就是半商半匪,對於商機非常敏感,雖然不知道陛下派人鎮守橫濱到底是為了什麼,但認為一定有深意,也必然會讓橫濱經濟發達起來。這麼一個賺錢的機會他可不會放過。他本想多買一些,但在收購了一段時日後就發現已經無地可買。
關東當地的一些大商人當然也預感到了這裡會有所發展,也在悄悄地收購土地。只是這些當地的大商人太貪婪,對於橫濱能發展成什麼樣心中也不怎麼有底,出的價錢只比市價高一成,因此百姓賣地,即使無法耕種也不是港口的土地也異常慎重,所以進展緩慢。
但很快出現了擾亂市場的人,這些人火冒三丈,本想懲罰一下不懂規矩的人,但調查之後發現是大明來的人,就不敢炸刺了。不過這也提高了他們對於這裡發展前景的預期:大明來的武將都大肆‘高價’收購土地,顯然將來這些土地的價格遠遠不至於此,他們也馬上提高了收購土地的價格。很快,這裡的土地能買的土地被他們買光了。
朱孟炯自然不知道方鳴謙私下裡還收購了不少土地,聞言說道:“你說的有道理,本王也買一些土地,此事就交給你了。”
“是,王爺。”方鳴謙躬身說道。他打算將自己買來的土地分一半給朱孟炯,省得他發現自己買了不少土地後生氣,進而想方設法整治自己。這些土地就在橫濱附近,朱孟炯若是以此做文章他毫無辦法。
朱孟炯又想起一事,對他說道:“那些從大陸一路尾隨過來的商人到了這裡都做什麼了?”
“王爺,他們將帶來的貨物拿出來賣給本地的扶桑人。”方鳴謙說道。
“哎,這,違背了扶桑朝廷的規矩啊。”朱孟炯嘆氣道。
依照義滿的規矩,外國商人只能到長崎去做生意,不能私自在其它地方做生意,違者一但被他們的人發現,一律沒收全部貨物;允熥其實也不願意扶桑太開放,這種與外界稍微有些交流的現狀是他最喜歡的,所以也就同意了義滿的條款。
“王爺,扶桑朝廷的規矩被違背是早晚的事。大明派了您來當橫濱總兵,將來對橫濱必然是會大用,雖然多半是轉運站,但轉運站也需要很多物品,比如糧食、布匹、綢緞、茶葉等。”
“這些東西雖然扶桑本地也產,但量不足價也高,根本不足以完全供應橫濱所需。所以這些貨物只能從大明運過來。為了方便,陛下定然不會採取朝廷集中採購運送到橫濱,而是會讓大明的商人自己將貨物運過來由橫濱鎮收購。”
“既然大明的商人回來,那誰能保證他們一定會只和橫濱鎮做生意?只和這裡的漢人做生意?他們定然會偷偷帶來扶桑人喜歡的貨物私下裡與扶桑人做生意,管是管不過來的。”方鳴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