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昀芷露出討好地笑容道:“妹妹手裡的月錢不夠了,皇兄再額外批幾十貫錢。”
“原來在這兒等著為兄呢。可除了你們平日的月錢,皇兄不是過年前還給了你們一人一百貫錢麼?”
“那哪裡夠,早花光了。”
“你都幹什麼了花這麼多錢?”
“也沒幹什麼,就是買了些……”昀芷絮絮叨叨地說了一大堆。
“停!”允熥說道:“怪不得你的錢這麼快就花光了,買這麼多東西。”
“罷了,皇兄再給你二十貫錢。但可不能再這麼亂花了。”允熥嘆了口氣說道。
“多謝皇兄。”昀芷高興地說道。
允熥為了一視同仁,又給昀蘭和昀蘊每人二十貫錢。她們二人頗為意外,連聲推辭,允熥說道:“皇兄既然又給過元宵節的錢就應該人人都有,你們不要推辭了。”她們二人方接受。
===================
京城的一家酒樓內,幾個雖然沒有穿著官服,但一看就是達官顯貴的人推杯換盞,正在飲酒。
可這幾人並未作樂。其中一人說道:“蹇總憲,……”他話未說完,另外一人說道:“咱們這麼熟悉,這樣客氣幹嘛,直呼名字就好。”
“那我就不客氣了。”這人笑道:“蹇義,你可要幫我一把。十八日上朝,我進了摺子後讓御史們聲援一下。”
“黃淮,你在摺子中進諫之事,陛下心中當然也是贊同的,可就連先帝爺也沒法完全施行,更不必提當今陛下了。”蹇義說道。
“我也知道,但現在有些人家也太猖狂了,常家是太宗文皇后的孃家,徐家是先帝親口允諾追封三代郡王的人家,曹家是迎娶了公主的人家,他們三家都謹小慎微,這一家竟然如此猖狂,我身為應天府尹,定要彈劾。”黃淮說道。
蹇義思量片刻,覺得皇帝應該也不會喜歡這些勳貴子弟在京城中多不法之事,恐怕也想整治只是沒有藉口,所以開口說道:“這些勳貴確實應該整治一下。徐公爺,常公爺,李公爺當然都是好的,可家裡的子弟太不像話了。”
“我讓相熟的御史預先準備好,在你上摺子後上書附和。”
“至少得有二三十個人才好。”黃淮說道。
“這怎麼可能,當今陛下即位後增加了巡行御史的職責,都察院一百一十個御史同時在京的不超過四十人,我怎麼可能找二三十個人呼應你。最多十人。”蹇義道。
“也罷,十人就十人,能形成一股風潮就行。”黃淮說道。
“我應天府衙門的官員多年來也深受權貴之害,算上他們就有二十多個人了,也不少了。”
黃淮又思量片刻,覺得應該足以引起皇帝的重視,放下了心,又與蹇義推杯換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