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正月十六,對於在朝為官的人來說寒假結束又要開始苦逼的上班了。其實就大多數官員的感受而言,上班並不可怕,反正衙門裡一坐正月裡也不會有什麼事情,可上早朝太痛苦了。
大明的早朝每天早上辰時初開始,換算成小時就是早上七點。按說早上七點也不算太早,可他們還要從住所趕到皇宮,再慢慢走到奉天殿外,相當於一個住在順義的每天去北平市中心上班,其中有很長一段路必須步行,並且上班時間不是九點而是七點。如果是冬天還下著雪,那感覺就太酸爽了。
允熥當然也知道官員們的痛苦,所以今日上朝以後宣佈:“眾位愛卿每日上朝,……,苦甚,從明日起,早朝推遲至辰時中。”
允熥的這道旨意贏得了所有官員的一片讚頌之聲,紛紛頌揚允熥“體恤朝臣。”就連古板的儒臣也不提什麼‘祖制’了——實在是早起上朝太痛苦了,尤其是冬天。
允熥當然不會僅僅只宣佈這一道詔書。他這些天雖然每日都陪著熙瑤在屋內走一走、說說話,卻也在思考朝中大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詔命各府、直隸州及同郭縣,仿效應天府、杭州府廢除胥吏,改設警察,設定相應官員。明日下發《應天杭州二府改制錄》,供各地官員效仿實行,欽此。”
《應天杭州二府改制錄》就是允熥讓練子寧、胡廣、夏原吉、黃淮等人編寫的改制經驗,允熥匯總後編成了這本書。這在大明朝非常正常,當年朱元璋就編寫過如何當一個合格地方官的‘傻瓜教程’,只要所有的地方官都按照朱元璋的傻瓜教程做事就毫無問題,只可惜不是每個地方官都是工作狂。
允熥打算基於現在大多數地方官的實際工作時間來編寫新的傻瓜教程,正在組織久任地方官的人將自己的工作日常寫下來以供參考。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天下各府依照城池大小增設推官之職,管轄警察,欽此。”
通判是正六品,允熥發現之前以通判與縣尉並列管理警察級別太高了,所以改為七品的推官。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詔令天下各縣設立縣尉,主管刑獄、司法之事,欽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任命夏原吉為西安知府,加參政銜,欽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全國所有府州縣城池,除發生兵禍、水旱災害等情況外,禁止接納流民、乞丐,如有這類人等一律流放邊疆。”
這個時代的流民和乞丐還不多,地方政府應該還能管得住,要是明代後期的皇帝突然下發這麼一道旨意,要麼被地方官忽視,要麼大明的江山就不穩當了。
允熥又一連下了五道旨意,大臣們也見怪不怪了:對於一個第一天上朝就下發五道旨意的皇帝來說這非常正常。
並且大多數旨意都是順理成章之事大家早有預料,只有夏原吉忽然被任命為西安知府讓人摸不到頭腦,不過和大多數人也無關,大家也就不費腦思考了。
早朝第一天,大多數人都不會有什麼事情需要奏報,所以允熥下達了這幾道旨意後也就沒什麼事情,宣佈下朝了。
第二天十七日也是一樣,允熥又宣佈了幾道旨意,在官員們看來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也沒人在意。
第三天允熥沒有宣佈旨意,大家本以為今日不會發生什麼事情,正打算聽過‘退朝’兩個字就做鳥獸散時,忽然聽到應天府尹黃淮站出來說道:“臣有本奏。”
大家的目光紛紛轉向黃淮。其實今日早上注意到黃淮來上早朝的人就覺得有些不對:應天府尹雖然是京官,但也是地方官,除大朝會外不必上朝。他既然上朝定然是有話要說。
果然,黃淮大聲說道:“陛下,先帝在《大明律》中明言有規,禁止官宦人家蓄養奴婢,然今京城權貴人家多蓄養數十甚至上百名奴婢,臣請陛下嚴厲執行此條律,懲治京中違反條律的人家。”
允熥說道:“朕知曉了,蹇義。”
“臣在。”蹇義出列說道。
“詔令都察院派出現在京城且下月沒有職司的御史核查,命令蓄養奴婢的人家將奴婢放歸本籍。”允熥說道。
蓄養奴婢之事在這個年代是無法禁止的,朱元璋都沒能完全禁止,允熥就更不可能了。不過既然有人提出來了,打幾隻出頭鳥警告一下。
蹇義應諾,退回原位置。
允熥正要吩咐黃淮和御史配合一下打出頭鳥,可黃淮突然又說道:“臣還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