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安撫住了群臣的允熥繼續他的改革。允熥踐行管仲的經濟路線,取消了蔬菜、木材等十三種原材料或者生活必需品的入城稅,還取消了一些鈔關,降低了只是隨便做一些小生意的農民或者小商人的負擔。
不過這些沒有固定商鋪的人入城售賣貨物仍然必須在指定的集市,在城外擅自設立的集市也被允熥禁止了。允熥對於商稅不要求多高,但是一定要能夠定額收到手裡。
他最關心的,還是關稅。關稅相對於國內的商稅,實在是太好收了,洪武三十一年即使只開海了不到半年,也有超過一百萬貫錢的稅收;建業元年的關稅總稅收更是超過了三百萬貫錢,堪比方鳴謙從金寧帶回來的黃金。
藉著宣傳管仲的東風,允熥正式施行了差別稅制,將一些奢侈品的關稅提升到了三成,另有一些商品的價格提升到了兩成。
這些商品都是允熥仔細挑選出來的。三成關稅的商品絕對不會因為加了這些關稅而銷量大減,兩成關稅的也一樣。
之後,允熥將改革推向外地。不過允熥還是極為謹慎,經過挑選後,選擇了杭州作為仿效應天府改革的地方。
杭州是一個經濟很發達的城市,與京城類似,有允熥比較信任的大臣練子寧為悊江布政使,杭州距離京城又近若是有問題錦衣衛隨時可以上報,所以允熥選定了杭州為下一個胥吏——警察的試點城市。
=============================================
杭州,布政使司衙門。
練子寧放下允熥的聖旨,高興地說道:“我練子寧終於不必繼續等待下去了。”
一旁的書吏並不知道聖旨上寫了什麼,但他透過練子寧所說的話和表情就知道聖旨上的內容對練子寧來說是好事。
所以他馬上笑道:“小的恭賀大人了。”
練子寧笑道:“你知道是何事了?就恭賀本官?”
“不管是何事,既然大人如此高興,那麼一定是好事。”書吏說道。
“怎麼說都有你的。”練子寧笑罵道。“不過這次真的是好事。陛下選定了杭州為改革的試驗城市。”
“什麼改革?”書吏馬上問道。
練子寧看了他一眼,雖然這個書吏在他當了悊江布政使之後馬上靠了過來,但是練子寧知道他多半是杭州最有錢的幾大家族之一的人。
不過此事不需要對杭州城的大家族隱瞞,況且也隱瞞不了幾天。練子寧說道:“陛下諭旨,在杭州推行之前在京城的胥吏——警察改革。”
‘什麼是胥吏——警察改革?’書吏在心中暗想。他並沒有出口詢問,因為練子寧絕對不會給他解釋的。
書吏隨後被派出去幹活了,練子寧看著他的背影說道:“不知道你背後的家族到底願不願意和朝廷合作了。不過即使不合作也沒關係,陛下的手段,我就用不得麼?”
“只是,”練子寧又拿起了那封聖旨,看著上面的兩個名字,“只是我離開京城還不到半年,這一科的新科進士就有數人入了陛下的眼,這兩個人還被陛下派來協助我進行改革。”
練子寧其實對於有人下來協助進行他改革是歡迎的。他在杭州,只能透過邸報和朋友的書信知道京城的改革是怎麼回事,不免有霧裡看花之感,他也害怕萬一失敗,所以歡迎有人來輔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