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即使是批評一下也足夠了,皇帝當眾批評一個大臣,這個大臣最近幾年都沒有前途了,如果年紀已經不小了,自己最好馬上請求乞骸骨。
並且蹇義作為左都御史,雖然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御史,但是多數御史還是不敢和都察院的老大對著幹的。
這時京裡的局勢也不太明朗,隨便彈劾也不好,接受了皇帝的任務刷一下存在感對於御史們來說還是很有好處的。
所以允熥下了朝之後就見到了無數彈劾京城各衙門官員消極怠工的奏摺,就連不在京城裡邊而是在應天府下屬縣的太僕寺都被彈劾了。
允熥隨意地抽出了幾個倒黴蛋,在奏摺上批下:‘吏部酌情貶官至滇桂陝。’
至於其他的人則逃過一劫。
每當這種時候,是允熥最能感受到爽快的時候,也是最能體現他權力的時候。
有人曾經說過,權力是什麼。打個比方來說,假如你是法院的院長,一個人故意殺人,自己也認罪,你依法判處他死刑,這不叫權力,這只是依照規矩辦事。
一個人犯了故意傷害罪,原告舉了證據,但證據不是很確鑿,可判有罪也可判無罪,這個時候你覺得被告長得不順眼判處他有罪,這才叫權力。
現在就是這樣,允熥可以處置這些人,也可以不處置;即使是處置,到底處置誰也可以自由決斷,這種感覺最爽。比前一陣子因為因為江浙五府的人反對他,然後他處置甚至處死了他們還要感覺爽快。
不過允熥身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不會沉浸在這種低階的爽快之中,將彈劾那幾個倒黴蛋的奏摺交給一箇中書舍人送到通政司下發,之後就開始處理政事。
至於其餘的彈劾奏摺就留中不發,它們的命運大概是在幾天之後被不識字的宦官撕成廢紙,與其它各種宮廷垃圾一起運出宮。
今日的奏摺就比昨日多了些,不過也多不太多,齊泰等人很快批閱完了分給自己的奏摺,允熥也很快批答完畢。
不過允熥剛想做些其它事情時,去通政司送奏摺的中書舍人回來卻又抱了一摞奏摺,對允熥說道:“陛下,臣剛才去通政司,通政使又給了臣這些奏摺。”
允熥一下子就明白了到底為何。早上蹇義的彈劾讓許多人十分驚訝,要說害怕倒還不至於,但總會有一些惶恐。
所以他們下朝以後馬上督促本部門的官員趕緊把該處理的事情都處理了,別總拖著了,再拖該把自己的官位拖沒了。
眾官也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處理政事,並且將奏摺送至通政司。
允熥輕笑了一下,沒說什麼,只是把四輔官都叫來分發奏摺。
不過輪到了齊泰時,允熥卻沒有馬上將分給他的奏摺遞給他,而是說道:“齊卿,下個月,朕想讓你重新去戶部擔任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