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放下疑惑答道:“陛下,據亦力把裡使者所言,帖木兒這幾年四處攻打,已經打敗了周圍除了大明之外所有的國家。”
“當年鐵木真的長子朮赤所立的金帳汗國已為所敗,傳聞西方有個名叫奧斯曼的大國,前些年也敗於帖木兒之手。”
“據亦力把裡使者所言,帖木兒如今率領大軍再次出征西方奧斯曼國,等到再次擊敗了奧斯曼國之後就打算東征我大明。”
若是一個不通實務的傳統文人,此時少不得說“帖木兒妄自尊大”之類的話,就算是去西北之前的高翔,雖然嘴上不說,心裡未必不會這樣以為。
但是現在的高翔卻不會如此了。西北不到一年的經歷,讓他明白了大明在西北之地的實力有多麼薄弱,而西域之地也自古以來就是富饒之地,出現過不少實力強大的國家。
若是在中原,高翔還敢堅信此時的大明不懼任何國家,但是在西北高翔實在有不了這樣的信心。
允熥卻在思考另外一件事情:‘歷史上帖木兒東征到一半的時候就病死了,大明與帖木兒的大軍也沒有交手;但是這個時空大明還能如此幸運嗎?’
允熥實在不敢將希望寄託在這上面。所以他決定盡最大的努力增強西北秦王的實力,以在不得不交手的時候不敗於帖木兒。然後,再力圖擊敗帖木兒。
‘至少絕對不能讓帖木兒打過嘉峪關。’允熥想著。
這時允熥又想起一事,問道:“亦力把裡和瓦剌將此事告知於我大明,看來在這一戰上是支援我大明瞭。朕只是很好奇,他們都是蒙古人,為何不向蒙古本部求救?”
高翔說道:“陛下,現在蒙古本部屢經大明打擊,現在其實力不足洪武初年的十之一成,根本不可能是帖木兒的對手。亦力把裡的使者言語之間雖然並未明說,但是就是如此。”
允熥說道:“那他們為何要支援我大明?”
高翔說道:“陛下,臣多方瞭解,似乎一是因為宗教,二是因為民族。”
“帖木兒其人雖然自稱鐵木真之後,也迎娶了鐵木真的後人為妻,但是卻是突厥人,信奉天方教。而亦力把裡與瓦剌的蒙古人大多不信教或者信奉喇嘛教。”
“從撒馬爾罕東征大明,必然經過他們兩家的土地,若是大明在西北失敗,那麼他們兩家也必然會被帖木兒征服。所以他們當然不願大明失敗。”
允熥這時突然問道:“那哈密現在歸屬於誰?”
高翔說道:“陛下,哈密現在實際上是獨立一國,不過名義上仍歸屬於亦力把裡。”
允熥沒有再說話,但是心中卻暗想:“既然若是大明敗了他們兩家會比大明還慘,那麼當然要讓他們出點血。大明不能白白的與帖木兒這樣的強國打一仗。”